本报讯 每到年关,清涧县滴水崖村在北京做生意的纷纷回家。这些人在北京是做啥生意的呢。答日:“卖摊黄”。
滴水崖村有四百七十二人,人均土地一点零四亩,由于地少人多,许多人有力无处用。一九九二年河北涿州毛纺厂来清涧招工,该村二十名青年去了河北,但微薄的工资不足以维持生计,便有几个人做起了卖“摊黄”的小吃生意。“摊黄”是把黄米面打成糊状,倒在中心凸起的小铁锅中烤成的,吃起来甜软酥香,口味绝好。红火的生意引起村里许多人的歆羡,纷纷到京城摆摊。年近不惑的师振华是村里欠帐与贷款上万元的贫困户,一九九三年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开始卖“摊黄”。四年时间,不但将欠帐与贷款全部还清,而且节余七万元。师聚才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哑巴,一九九三年他去北京后,三年赚了三万元。滴水崖人把清涧小吃带进北京城,同时把北京人的思想观念带回滴水崖。村里讲文明的人多了,闯天下做生意的人多了。截至目前,全村已有八十多人在京城卖“摊黄”,年收入达四十万元。 (贺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