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港币

2023年09月26日

文/启英

香港的币制与中国大陆沿用的一样,自1841年英国人占领了香港,才发展了自己的一套币制。

英国统治香港的代表商务总监义律在侵占香港后不久,宣布香港以英镑为货币单位,以显示英国人统治的开始,但英镑还要远渡重洋运来,流通量极低,因此实际上流通的货币单位,仍是银元。由于货币种类多,又未能统一,所以较为混乱。他们仍以英镑为单位,但也不能不面对现实,于是便规定了英镑与银元的比率,当年的比率是每一银元兑四先令便士,相当于三两三钱二分三厘白银兑一英镑。1842年英国人石本典乍来香港任首届港督,索性公布了香港可流通的货币种类,包括英国铸造的金银币、中国白银及铜钱,西班牙、墨西哥的银元,鹰洋及印度卢比银币。但民间行使上述货币时,仍不是以元为单位,而沿用了中国的两钱分厘,国此经常把上述银元切成碎银来使用。在1844年,香港政府也曾公告以英国及印度的银元为法定支付工具,但民间仍不听命。政府也只有宣布承认上述货币继续流通。鉴于其时中国内地制钱不足供港使用,港府也曾在英国铸造过两种硬币发行,包括一仙的铜币;一毫的银币千分之一元的钱币

有了钱、仙、毫,但还未有元。香港元到1866年才正式面世。“香港造币厂”法案于1864年通过,香港造币厂在当年兴建及订购机器,于1866年5月开幕。当时市民可将银条交该厂代铸银元,并且是免费的,由此可见,当时设造币厂的目的,旨在统一香港的币制,希望市面单独流通港元。1866年6月第一批香港银元面世,有壹元、半元、一毫、五仙等品种,全部都是银币。港元面世才在港确定了币制的单位为元。

但不久,香港政府发觉这种民间造币的方法有违财经原理,如果要宣布禁止民间再自行造币又怕引来反对,于是在1868年1月把造币厂关闭,藉此收回造币权。其后便引进美国、日本和英国分别于1837年、1847年及1885年开始发行的贸易银元,市面各种银元流通的情况更为混乱。在使用方面,仍以铜钱为主,银元则以两钱分厘计算,商人乐于使用也习惯了,港元既成为法定货币,但还未禁用其它货币,原因是当时中国内地仍然使用白银,港元流入内地为数不少。港府的造币速度远不及商人带入内地快。

为了应付香港银元流入内地而致本地流通不足,香港政府遂于1872年,受权汇丰银行印行纸币,使纸币代替银元在市面流通。是年汇丰银行发行一元面额的纸币,是为香港发行钞票之始,开初港纸流通量并不大,因为人民偏爱银币,时至辛亥革命于1911年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国开始进行币制改革,港督轩利梅机创立香港币制,于1913年颁布《禁止通用外国钞券条例》等,阻止中国发行的纸币在港流通。事实上最早在港发行纸币的还要数香港东方汇理银行,他们在1847年起发钞,只是并不由港府授权。

在使用港币时,许多香港人甚至内地人大多不读票值,而多采用“雅称”来表达。

1845后发行的钞票中,有红色的100港元和绿色的10港元纸钞。这两种纸钞的图案均为水产品,红色的100元图案是一条“红衫鱼”、绿色的10元图案是一只“青蟹”,图案色泽艳丽,栩栩如生。不久,人们便以“红衫鱼”和“青蟹”名称来代替票值来读钱了,后来为了简便,索性称他们为“红底”、“绿底”了,这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到本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有较大的起色。500港元开始发行了,人们又别出心裁地称它为“牛仔纸”。这个“雅称”是有由来的。按照当时人们购物的价值,500元可买一头“牛牯仔”。然而,时代在前进,雅称也要变,“牛仔纸”今天已改称为“老鼠斑”了。“老鼠斑”乃海中著名珍品石斑鱼中的一种,时下买一尾“老鼠斑”,约要消费500港元、“老鼠斑”便取代“牛仔纸”而成为500元纸钞的别称了。

进入80年代,香港经济突飞猛进,大踏步跨入“亚洲四小龙”之列,金黄色的1000元港币也应运而生,好事的香港人当即为它取了“金牛”的雅号。据传,这一“雅称”与股市大有渊源,取“牛”这个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的名称,以喻吉祥发达如意。由此,人们亦可窥见港人好讲彩头的种种心态。

此外,港币的“雅称”还有些是从市场交易俗语而来,如叫100元为“一斤”、叫一元为“一蚊”等,彼此叫惯后便约定俗成了。

上篇:香港城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6/1997060707-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6/07/2165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