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文化宫中老年合唱团,是东郊地区一支知名度颇高、深受群众欢迎的职工业余文化团体。东郊的一些工厂、机关每有活动,往往都邀请他们前往助兴,而他们每到一处博得的都是热烈的掌声和喝彩。该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为群众演出多次。最近,在灞桥区迎接香港回归歌唱祖国歌咏比赛中,该团还荣获一等奖。
开始,该团由几位离退休职工发起,得到地区文化宫的支持,广大群众闻讯蜂拥而来,很快形成了一支横跨16个单位、120多人的队伍。他们坚持了“三个结合”、“三个为主”,即自愿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但以考核为主;离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相结合,但以离退休职工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但以业余排练为主。该团的宗旨是:“联络社会知音、发展合唱事业、弘扬时代精神、繁荣群众文化”。这支队伍一成立就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参加人员有教师、医生、机关干部、离退休职工,不少人还是高级经济师、会计师、政工师、工程师、副教授、工厂副厂长、学校校长,以及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人物等等。
跟上时代步伐,高歌时代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唱那些“长相思、叹痴情、伤别离、诉愁肠”,哗众取宠的内容,围绕这个思想,他们为迎接香港回归先后排练了《在太行山上》、《春天的故事》、《归航》,并正在排练《香港你好》、《香港归来了》、《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在合唱的基础上向着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还排练了独唱、男女二重唱、男声四重唱、女声小合唱,以及模特表演、健美舞、歌表演、秦腔、京剧等小节目。工厂和团体机关有活动都邀请他们前往助兴,每到一处都博得了群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该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为群众演出多次,并在灞桥区迎接香港回归歌唱祖国歌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这个团从成立到现在以共同的志趣为纽带,齐心协力,从零起步,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要报酬,不为名利。没有演出服装自己掏钱制作;需要交通工具自己联系解决;缺少活动基金大家解囊相助;团员中有少部分人因为单位亏损六个月没开支,大家自动提出愿意赞助;团员水平参差不齐,能者为师“单兵教练”;为提高团员演唱水平和整体素质,自费请专家授课,让子女或亲人教唱、练声,从而较快地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合唱团从艰难的起飞到新的跨越,经历了重重磨难,踏出了一条流光溢彩的花路。他们把合唱团的好人好事,概括为“五心”、“五自”,即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热心和爱心;自尊、自爱、自励、自强、自觉,作为团风团纪,互相鼓励,自我激励,永远发扬。现在,地区的领导和工厂企业以及广大群众,一致认为这是一支屹立在古城东方的精神文明宣传队,高品味的群众文化团体。在专业合唱团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用高雅、健康向上的作品,鼓舞群众,占领精神文化阵地。 (董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