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柳影王津萍
烈日当头,热浪滚滚,西安东郊沪河滩练车场上,学车人个个汗流浃背,恨不得赤膊上阵。
学开车、拿本本已成为一种时尚,古城加入学车行列的人越来越多。上至有身份的县处级乃至厅局级的政府官员,下至平民阶层的工人、农民、个体户……
有身份的国家公务人员学车拿个本子,堂而皇之的说法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专职司机的数量和工作量。关起门来的说法则是出门办事行动更自由方便。灵活、安全、隐秘是有本子的突出特点,政府人员办事自然是公私兼顾,以公为主。闲暇或忙里偷闲找个好玩的地方玩玩,找个鱼塘钓钓鱼,或是会会有情人什么的,便利的很。
这两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进行重新结合,使得大量工人无岗无工,或者干脆失业下岗。所以在学车族中下岗职工占的比例不小。在—个由八人组成的学车组中就有五人是下岗者,而且大都是纺织、建筑行业的。一位35岁姓王的学员一番话令人惊叹:“咱在的纱厂不景气,几个月发不下工资,逼得你要想出路。这不就咬咬牙自费学车,三、四千块钱不是小数。学成了多了门手艺能赚钱更好,赚不下也算是有个养家糊口的饭碗。”
学员中款爷、款姐也不少。他们是改革中最活跃同是也是获益最多的那一部分人。一脸的春风得意,家有数十万或数百万,自然财大气粗讲话硬气。该有的家电、房子、车子都有了,再有个本本亲自开车兜兜风,何尝不是一种潇洒。农民兄弟中也有一些人来学车。他们有人办企业发了,有的拥有数量可观的车队长年跑运输,学车的目的大都着眼今后的发展,故学大车的多,小车的少。
小车的学员中姑娘、小媳妇的人数增加很猛,约占到2500到30%,成为学车族中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她们出现在清一色的男人世界里,尤如习习清风拂面,使人一爽。对她们的管理学校也有较严格的规定:诸如不准穿裙子、高跟鞋,不准着过露过透的服装等等。平心而论这些规定是必需的。
还有一部分是有过劣迹的学员,他们中有的是刚刑满释放,有的吸大烟才从戒烟所出来。他们来学车想掌握一门正经本事,改邪归正重新开始。
学车的人真可谓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反正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来到这里,统统一样,都是学员,都要服从管理,听命于教练,不然考试不过关,本本照样拿不到。
西安沪河机动车驾驶学校教务主任薛龙安介绍说,这两年办驾校成风,社会上许多单位都在办,西安已有79所,每年培养的学员约在2万名以上。他分析道,西安现在有机动车20多万辆,这在全国大城市中算是少的。随着西部建设的加快,车辆增加,学车的人还会更多。
图一:机械原理、交通规则必需死记硬背。
图二:钻杆、移车是上车的重要一关。
图三:刘玉番是纺织城的纱女,厂子效益不好,她下了狠心来学车。
图四:狄寨塬的农家子弟、16岁的田国良初中毕业就来学车。他家里有跑运输的“大东风”。
图五:这小伙儿都二十好几了,还在待业。“先学门技术再说”,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