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个年产一点五万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建设蓝图,风风火火地在武功普集镇铺展开来。龙草坪林业局局长颜学录亲自担任筹建指挥部总指挥,五十七岁的总工杨问津也带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担任了副总指挥。
在世人的眼里,林业局就是伐木头,建立现代化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而龙草坪人却认定了只有根据市场需求,抓紧建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才是唯一生路。从项目的审批到拓宽融资渠道,从总体设计到全面施工,从材料的筹备到困难的预想,从疏通各方关系到解决具体问题,颜局长亲自抓、亲自跑,作为颜局长参谋和助手的总工杨问津更是辛苦备至。
日常施工开始后,杨问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始终亲临现场,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就地解决。有次杨问津发现某牌号水泥在使用过程中质量不合格,他坚决要求换掉,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杨问津一生淡泊名利,曾主持过许多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如今年逾花甲,他只想实实在在为党多干点事儿!在筹建的风霜雨雪中,人们总能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早起晚归,即使法定的各种假期,也很少完整地休一次,不认识他的民工说:“甲方的人真负责,天天派监工来!”为了集中资金引进设备,杨问津不顾年迈体弱,提前考察市场,询问有关原材料价格,计算对方生产成本,预计其利润,为局长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谈判中,他根据局长的意图,审时度势,巧妙一运用自己广博的专业知识,据理力争,使设备价格取得最大优惠。
作为一个总工,他懂得只有拿现代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自己,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有关设计部门提出,必须安装两台1000KVA变压器,为节约资金,杨问津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主张安装一台800KVA和一台630KVA变压器。在试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又停用了630KVA变压器,仅此项每年可节约电费12万元。为节约用水,建立180m3蓄水池的想法在杨问津的头脑中形成了。他亲自设计了水循环处理系统,带领技术人员安装了循环泵,每天可以节约100多吨用水。杨问津就是这样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灵活方法,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九九七年三月,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安装调试到了最艰苦、最紧张的攻坚阶段,杨问津与龙草坪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人们一起投入紧张的工作,他饿了啃一口干馍,渴了喝一口开水。试产的三天三夜,无论在龙草坪林业局,还是在杨问津个人的历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七十二小时的失败、再试、再失败、继续试的连续奋战,使杨问津声音嘶哑,步履踉跄,眼睛布满血丝,有人担心杨问津这么大年纪,能挺得住吗?的确他以有病之躯坚持着,他咬着牙告诫自己,不能倒下。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第一张中密度纤维板伸展在森工企业改革的岁月,杨问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田慧 韩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