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致瑰园

2023年09月26日

华君武题

第142期

本版编辑

林积令

《母爱》与韦秋菊

侯天祥

面对《母爱》一画,我想可能是这种情况:一位山村的母亲在早年丧夫之后,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拉扯大。儿子结婚、生子,一时找不到保姆,叫来了山村的母亲,孩子稍大,母亲成了多余的人……

也可能是儿子单位要分房,将母亲户口迁入,房子住上后将母亲赶出…—

有人以此画为题写了“母亲你为何不去上告”的文章。上告法庭有何不可?!但是母亲总认为儿再大还是孩子,做错了事,我要告到法庭,儿今后怎么做人?也许儿没错,是媳妇一时错了,法庭上将她判几年,儿没媳妇,孙子没娘可咋过呢!罢、罢、罢。娘为啥要给儿拣鞋?外边天气冷,我娃感冒了可咋办……或许是,我不给拣鞋,他一怒之下扔了另外一只鞋,不是又要花不必要的钱……

母亲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忍辱负重全身心将爱化为不求回报的付出。这不寻常的送鞋场景拨动着每一个观赏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的亲切联想和深沉的思考。《母爱》深刻地揭示了母爱的真挚和伟大,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具有其它作品不可替代的魅力。

作者韦秋菊上有82岁的老母,下有儿女。既是人母、又是孩子。她从长岭漫画组的初创期起顽强地坚持创作磨练,十多年她没有停止过笔耕。她有过曲折、走过弯路,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自己创作漫画的最佳切入点:从生活细微处人手,画自己身边事、眼前人。

《母爱》以情动人,有血有肉,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一篇生动教材,在社会上已产生较大反响。希望所有对老人不孝的子女在这幅画前脸红心跳,我想这就达到了作者创作此画的目的。

母爱 韦秋菊

画坛信息

▲陕西省美协于6月18日至24日在省美术馆举办了《迎回归美术作品邀请展》。漫画展厅内共展出我省新老作者的漫画作品60余件。

▲河南省漫画艺委会和《漫画信息》报联办“晋松漫画函授班”,教授由方成、江有生、缪印堂、黄远林、王培堑、刘德璋等著名漫画家担任。学制半年,因材施教,每月1日分批开学,期满核发结业证书,学杂费128元。欲学者可与河南许昌市七一路38号市政府《漫画信息》函授中心安国军联系,邮编461000。

▲纪顺安为汉中市第一届运动会设计的会徽和吉祥物(元元),最近经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

▲《樊昌哲画集》近日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画集精选了我省中年画家樊昌哲创作的40余幅花鸟画佳作。

人物漫像刍议

吴川球

人物的形象是靠人物的社会活动树立起来的,这一点,画人物漫像和写小说是一样的。

何君华曾为齐白石画过一幅漫像,英韬对此作评论说:“何君华同志其实根本没有去画齐白石的五官,他用众所周知的齐白石传世之作的虾,组成了老态龙钟的眼和口,用齐白石作品中的葫芦代替了鼻,用小河清流的波纹代替胡须,中间点缀些齐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中的蝌蚪,就连帽子也可以说是齐白石笔下烘染的石块”。英韬先生又说:“应该把人物的性格、秉性、专长、成就、爱好等等更多因素容进去,只有这样,漫画肖像才有别于摄影肖像。”

无独有偶,王艳为赵忠祥画的漫像也具有同样的特色。画家笔下的赵忠祥漫像最突出的一点是少了两只耳朵,这样画很形象,很幽默,涵义极为深刻。赵忠祥的漫像没有画耳朵是因为赵忠祥是位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他是用嘴巴播音为人民作贡献,眼和嘴比耳朵重要的多,这就突出了他的职业特点,他宁愿把自己的耳朵给了广大听众,这是一种奉献。当然赵忠祥作为人民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也必须听听大家的意见,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但这是艺术构思之外的事了,应当别论。

上述两幅漫画像,由于包容了英韬所说的人物的“专长”、“成就”、“爱好”,所以形象十分生动,十分幽默。目前报刊上见到的不少漫像,往往只是注重人物面部特征的夸张,而忽略了社会活动方面的印章,因此人物形象显得单薄,有给人千篇一律之感。这恰似你走进人群认人,看到张张面孔大同小异,走出人群之后,便没有多大印象了,而看了齐白石和赵忠祥的两幅漫画像,似乎久久忘不掉。

开工庆典

马良 诗

双木 画

停产半年才开工,

庆典搞得火样红:

市里请来秘书长,

局长、书记随后行;

报社、电台、电视台,

记者请来十几名,

围着厂长团团转,

厂长成了大明星!

仪式过后进餐厅,

吆么五喝六闹哄哄,

啤酒喝了十几箱,

曲酒喝了几十瓶。

庆典花了几万块,

工人都骂“败家精”!……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7/1997070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7/08/2146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