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建广西南北高速公路时,甲方监理曾经这样评价交通部公路二局二处副总工程师王崇旭,“不仅把诚实写在了脸上,更重要的是刻在了心里。让这样的人来抓工程,我们省心省事,业主也放心高兴……”
就是这样一个憨厚的关中汉子,他靠着“实”字闯难关、凭借“实”字出成果、围绕“实”字做文章。在几十年的筑路生涯中,硬是用一个苍劲有力的“实”字,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他曾是全国交通系统QC小组活动先进工作者,也曾荣获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称号。今年“5·1”节前夕,又披红戴花参加了陕西省五年一次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这一消息传来,职工说:“王总是个拉上坡车的老黄牛,劳模这光荣称号早该属于他。”
领导说,“王总是善于攻关的实干家,是管质量的一把手,当省劳模名符其实。”
搞工程对王崇旭来讲,并没有什么优势。论体质,他拖着一双因小儿麻痹致残变畸的腿;论文凭,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中专文化程度。是他那股不达目的不回头的执著和助学苦钻的实干精神,帮助他叩开了成功的大门。
几十年的寒来暑往,他窗前的灯常常是最先亮起,而又最后一个熄灭。就是靠着这点点滴滴的时间,他不仅自学完了大专和本科的土木专业课程,还涉猎到机械专业等,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数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修桥对他来说是行家里手,可转为修高速公路,用王崇旭的话说:“真感到心里没底。”1995年10月,他带着一帮年轻人奔赴广西,住进了水电不通、四面透风的工棚。既要抓好在建工程,又要打开广西市场承揽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他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把突破口选在提高工程质量上。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同时他结合“菲迪克条款”制订了南北路N03.4标段《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测量工作办法》等8种制度,并狠抓落实。一次,一个通道的石砌基础完工后,监理批准进行墙身施工,他却提出,砂浆未坐饱满、坚决让推倒返工。此举给监理和技术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抓住这一机会强化职工的质量教育。在他的精心组织及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许多施工项目获免检,N03.4标段成了南北线上响当当的样板路。王总和他率领的筑路大军也成了“南北路上的排头兵”。1996年6月,业主又将400万元的互通立交工程议标交给了二处。此时,他又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南柳路的投标上。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领着一班人马、按照一份简单的线路趋向图,翻过石山丘陵、穿越蔗林稻田进行实际考察,并加班加点编标。
在47家投标单位竞争10个标段施工任务的情况下,他们连中一个路标、一个桥标,累计合同造价达8400多万元。不仅实现了该处去年承揽施工任务“零”的突破,也使“干一项工程、创一块牌子、争一份信誉、拓一方市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珠海大桥上,由王崇旭主持实施的主墩改钢套箱底板为砼底板和承台套箱尺寸改变及砼封底减薄工艺两项成果,创直接经济效益达197万元;大桥栏杆优化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主墩基础群桩钻孔泥浆循环池利用钢护筒,减少泥浆船、降低造价33万元;在南间公路上,他对3.4两标中原设计的4000多米育沟进行实际考察,提出了取消育沟的合理化建设。为业主节约投资达60余万元,单位也因此而得到了30万元的合理化建议奖,一时在南北高速公路上引起了轰动……(尚瑛茹张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