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荣国
夏季瞿塘,江流滚滚,峡江两岸青山苍翠,以雄奇险峻,峥嵘峭拔著称的夔门也透出灵秀娟美之气,清新妩媚之韵。
6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技团演员阿地里以13分48秒79的绝对优势战胜美籍加拿大人杰伊·科克伧,比科克伦1995年的成绩53分10秒快了近40分钟,阿地里以其轻松愉悦的步伐,湮灭了科克伦在夔门这根高400多米、长640多米的钢丝上写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香港回归,为党的生日,也为7月1日,阿地里26岁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实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争光的诺言。
这日早上,阿地里从他住的奉节县城乘车来到白帝城后,走了40多分钟崎岖的山路,来到他走钢丝的出发点——长江北岸老屋基。此刻还才9点多。这时,两三万观众已自发到了瞿塘两岸空旷的山坡上。阿地里便和一些观众合影,还让他的哥哥帮他按摩、换上红色的表演鞋,这一切都显得自然平静,毫无紧张慌乱之色。
10时30分左右,阿地里撑着小黑伞,坐在出发点的钢丝前,哼唱着优美轻快的新疆歌曲,然后是用布擦净他鞋面、鞋底上的尘土,把鞋放在一张大毛巾上,安详而平和,偶尔和他身边的哥哥、米吉提团长欢快地交谈着,脸上不时露出笑意。这时周围人流涌动,记者们紧张忙碌,期待那一刻的来临。
时间进入倒计时。阿地里和米吉提团长等紧紧拥抱后,接过那根长8.9米、重12公斤的铝合金平衡杆,在11时整,迈出了他踏向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第一步。
身着红绸上衣,黑色绒裤的阿地里,此时如履平地、大步流星,以一种小跑的势头拉开了序幕。此时,阳光明亮,风力仅为一级和风,可他握着的平衡杆上下摆动和几根斜拉钢丝的晃动,让不少观众担心,并为之捏一把冷汗。可仅过7分钟,走出近400米的阿地里,把原来在肩以下的平衡杆举过了头顶。又过了一两分钟,他又把平衡杆从胸前经脚下拿到背后。11时13分多,当阿地里最终跨越长江到达南岸终点狮子包时,欢呼声、掌声、国歌声汇在一起,融成一条欢乐的河。学生给他献上花环,热情奔放的朋友将他高高抛起,向他身上尽情地喷洒着香槟酒。
阿地里成功了,那样的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让人迷醉,而又回味无穷。
然而,真正进入自然的而又自由的境界并非易事。不经过一番磨炼是很难达到目的的。阿地里从8岁就开始承习祖传绝技——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语,意为高空走绳。这项民间杂技多以家族形式结队表演并代代相传,到目前,仅新疆英吉沙县还有一个达瓦孜世家,就是阿地里·吾守尔家族。阿地里是第六代达瓦孜传人。1990年,随叔叔学艺的阿地里和家族中10余个达瓦孜艺人一起被编入新疆杂技团。在良好的训练和表演条件下,聪明勤奋的阿地里很快成长起来了。阿地里已有17年“空中生活”经历。从1985年至今,以阿地里为骨干的新疆达瓦孜表演队连续夺得第三、四、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他们从1990年开始参加全国“中华民族风情艺术节”演出数百场,并多次赴国外献艺,在众多观众面前,阿地里无一失足。如此经历自然铸就了阿地里坚不可催的自信与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