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倾注心血为企业

——记省劳模、陕西炭素厂厂长雷深

2023年09月26日

在陕西炭素厂采访,提起厂长雷深,工人们说:没有他,就没有工厂的今天。雷深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正因为有全厂工人齐心努力拼搏,工厂不但有今天,还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1990年,雷深任炭素厂厂长时,企业正面临危难之时:工厂已贷款3500多万元,项目建设处于半停顿状态,一些关键设备没有安装,近80%的职工放假自谋出路,人心涣散……。雷深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紧紧依靠全厂广大职工迎难而上,招回放假的职工,进行军训,先攻心。又组织职工攀登太白山,教育他们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他说:爬山的所有乐趣就在途中,吃不了苦,焉能享乐乎!随后,他带领职工自己动手,修好了厂区的水泥马路,路两旁栽上雪松、垂柳,种植花草,使工厂面貌一新。广大职工从此看到工厂的希望,从思想上形成了共识:要把企业搞好,全靠自己,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实现了“一年稳定、两年提高、三年达产达标”的目的。截止去年,企业已超过设计能力的50%,销售收入比1991年增长16.7倍,产销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居全行业之首,产品质量不但连续5年被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抽查合格,还有出口。去年,企业被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证为国家大二型企业,并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

谈到雷深,职工们心里自有一杆秤。建厂初期,也是工厂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带领职工不分白天黑夜整日在工厂忙着,连家都顾不上回。有首歌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他的妻子感受最深。因积劳成疾,他患有胃窦炎,一天才能吃一二两,人瘦的成了一根棍。他太累了,要跑资金、联系设备、安排职工培训、制定厂规厂纪。因是新厂,一切都是空白的,都要靠他、靠职工来填写。

他经常失眠,梦中也常因工厂的事而惊醒。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又患上了椎间盘突出,动一下,浑身疼痛难忍。就这,他仍坚持到车间,到生产一线去,谁劝他都不行。他说:企业困难时,领导更应率先垂范。

当工人们看到厂长那苍白的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还在生产现场与大伙一样工作,打心里敬佩他,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有的职工推迟了婚假,有的职工带病坚守工作岗位。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向厂长学习,齐心协力搞好自己的工作。

要建起一个厂比较难,但更难的是建好后如何管理,如何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稳步向前发展,雷深心里有谱。当时,工厂有95%的职工不知道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干什么用的。他对全厂职工进行岗位培训,请专家学者来厂授课。他编写教材,担任讲师,职工提问,他解答。他还设法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在工厂办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函授管理班”,宝鸡地区有两个班50多名学员,陕炭厂就有一个班,41人参加学习。工厂还分期分批送职工到一些大专院校深造,到兄弟行业学习培训,从而为工厂的腾飞奠定下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一丝不苟抓管理”的要求,学吉化、学邯钢,抓“原始记录、操作规章、规章制度、现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工作。强化生产经营调度会和班前班后会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作风建设。工厂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工资向技术、生产、销售一线倾斜。实行全员劳动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陕西炭素厂的产品销售率居全行业之首,这对一个刚建起的、在社会上还没有多少知名度的企业来讲,要立足市场确实不易。雷深常对职工们说:市场不相信眼泪,要靠自己有过硬的本领。于是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走访全国所有的用户,并与炭素技术界、信息传媒界、金融界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关系。他根据市场行情、工厂的实际,又推出:外线突破、分割组合、分阶段发展渗透、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他成功了,但他没满足,工厂又开发了一批化工行业的产品,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上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工厂成立了进出口部,擂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战鼓。今年“五一”,雷深被评为省劳模,职工们说:他当之无愧! (柳江河张春昌)

上篇:老陕人川闯市场
下篇:黄土高原,圣地的雄风与辉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7/1997071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7/15/21483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