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厚
柯受良飞越黄河壶口瀑布的第二天,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六月一日,壶口秦地宜川县,“飞黄”现场卖水及小吃的,“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使成千上万前来目睹千古未闻的“飞黄热”者,在抑制不住激动和心跳之余,口渴难忍得有点扫兴。后来发现一个卖水的,经“追查”,还是从壶口晋地吉县“偷渡”而来。
朋友一席话,引出我一串思考。
“源出昆仑衍大流”,黄河的流径,一直养育着宜川人民,这里并不缺水。是宜川人吝啬、不好客?还是想不到利用这个机遇,为羞涩的囊中添几个铜板,改变一下贫穷的面貌。
说到机遇,柯受良飞越壶口,确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这里的人民至今还很贫穷。黄河在这里跃入“龙槽”,撼三山五岳、似千军万马、名扬天下,但这里的人民却没有机会借壶口的名,使自己脱贫,那怕是微薄的。“飞黄”倒给他们带来了一次机遇,但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改革开放十多年,我们天天喊转变观念,柯受良是名人,是否也应该转变对待名人观念的观念。
一位名人说过,观念上的改变,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转变对待名人安全观念的观念,还平民一个信任,那将是我们为自己松绑。
宜川县,贫穷得许多孩子上不起学,给这里的人扶贫,引导他们走向开放,走向市场,首先得扶不信任他们的贫,转变这里人的观念,首先得转变不信任他们这个观念。
还是晋地人比我们的观念要更新得多,他们不仅在晋地借“飞黄”做起了生意,发了一个小财,还“偷渡”到秦地闯市场。晋人对名人安全所具有的坦荡胸怀,秦人也应该有。秦晋友好交往二千六百多年,晋人历来就有开放,闯市场的美誉,秦地不也是十一代王朝的古都,秦人为什么就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去开创比过去更加美好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