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敏·
笔者有位邻居,年前因企业停产下岗回家。今年以来,她连续参加了几次有关单位组织召开的“下岗职工现场招聘会”,结果都无功而返。笔者觉得这位40岁左右的大姐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个不错的人。于是便问她为什么没被录用。她有些生气地说:“人家招聘的条件是25岁以下,有大专以上文凭、会外语、懂计算机,还有什么三维动画设计什么的……这那是下岗职工招聘会,而是英才招聘会。
据笔者了解后证实,目前,在一些地方,除了少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外,有相当大一部分用工单位的招聘条件确实不是下岗职工所能具备的。但这些单位往往又打着“下岗职工优先”的牌子,在不明细里的情况下,许多下岗职工满怀希望从四面八方赶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当然,不能否认,在下岗职工中,确有年轻的“高精尖”人才,但那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同真正意义上的“下岗职工”相去甚远。
“社会再就业工程”本来是一个以稳定为出发点的系统工程,而一些擅长紧跟“政治风向”的地方或企业不知轻重的乱打这张“牌”,存心拿下岗职工开涮,这不仅不能起到安定团结的作用,反而还会给政府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隐患。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用工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应该一是一、二是二,要什么人才就说明需要什么人才,千万不要以“下岗职工”为招牌。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情绪安定,心态平稳,从而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