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盛开的火红季节,我们慕名来到这家花园式的企业采访。在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陕西省劳动模范、汉江制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总经理吕长学很普通的办公室里,这位1970年参与建厂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给我们介绍和描述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今年3月挂牌成立的陕西汉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汉江制药厂,是国内最大的驱虫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国家大型企业。八十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汉药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逼人的生产经营势头同驰名全球的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结为合作伙伴,签订了以补偿贸易形式,从比利时杨森公司引进技术和主要设备,生产驱虫原料药甲苯咪唑,产品由杨森公司包销10年的协议,成功地开创了我国化学原料药对外合作的先河。
1984年,这条填补国内生产空白的甲苯咪唑生产线建成投产当年,就增加产值1800万元,利税210万元,创汇220万美元。此后,汉药按照: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精制药品,造福人类”的办厂宗旨,大搞技术人才、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先后同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积极参与筹备了西安杨森公司的建设,并成为西安杨森公司的四家股东之一。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1991年,甲苯咪唑产品未能通过比利时杨森公司按照现行国际GMP标准的审计,每年出口60吨甲苯咪唑的10年包销协议因此而提前4年终止。
是维持现状?还是痛下决心实施GMP达标改造?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厂长、党委书记吕长学同企业一班人一致认为,单纯的求稳是不行的,一定要在市场挑战中求生存、求发展。遂即做出了在甲苯咪唑车间及相关系统实施GMP达标改造的果断决策,并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立下了“年内达不到GMP标准就自动辞职”的军令状。此后的200多个日日夜夜里,吕长学领着一班人一心扑在达标工作上,仅以6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就顺利完成了比方提出的1000万美元的计划目标,并一次性通过了比利时杨森公司的GMP审计,开创了国内化学合成药生产按GMP标准达标改造的成功先例。国家医药管理局充分肯定并推广了汉江药厂达标的经验和做法。
甲苯咪唑达标改造的成功,不仅使比利时杨森公司十分震惊、佩服,双方进一步加深友谊与合作,更重要的是给汉药人凭添了无穷的自信和力量。企业一班人以此为范例,深化企业改革,实行车间、部门风险承包责任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责任考核机制,严格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实行双增双节,扩宽国际国内市场,加快企业发展步伐。1993年,汉药取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欧美、亚太、澳、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5个产品分别在美国、新西兰、英国等20个国家进行DMF注册。到今年底,投资8000万元的2号多功能化学车间即可竣工投产,可新增产值1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创汇1000多万美元。企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
企业能否发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吕长学介绍说:“汉药从内陆企业发展到外向型企业,从单纯的国家独资转变为投资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每一步都是全体员工共同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果。”
这些年,企业党政工团把关心爱护职工作为以人为本发展企业的基础。职工生病住院、婚丧嫁娶,企业都要派人探望、慰问、安慰、祝贺,并竭尽全力帮助度过难关。当一名普通职工昏迷住院时,吕长学3次联系医院,过问治疗情况。该职工转院治疗时,吕长学亲自到机场送行。职工们感动地说:“吕厂长心里装着我们,为了企业发展,我们应尽心尽力”。
一个搏击国际市场的企业,员工仅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近几年,企业还以特色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到现代企业管理、业务知识、文明职工常识等方面培训武装职工。去年,共培训职工42期,1600多人。今年,企业又拿出10万元,和陕工院、汉师院联合举办了中干现代企业管理、英语、市场营销培训班,实施“再造千人工程”。同时,公司和西北大学联合开办了化工大专班,现有学员80多人,已毕业39人。公司还鼓励干部职工自学成才,奖励科研工作者。目前,企业已拥有了320多人的专业技术队伍。产品80%荣获国家、部、省银质、优质产品称号,100%全优出厂。今年咪唑系列化学原料药又被评为陕西名牌产品。
在班子内部,实行一肩挑,但未出现“一言堂、家长制”作风。班子成员有职、有权、有责,团结共事、尽职尽责、发挥所长、廉洁奉公、心情抒畅。为此,企业党委连年荣获省市先进党组织称号,企业也被评为全国医药行业、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
本报汉中记者站组稿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汉江制药有限公司视察,听取总经理吕长学的工作介绍。
投资8000万元,正在兴建的二号多功能化学车间,年底即可竣工投产
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汉江制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总经理吕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