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学生扫厕所涤荡人生

2023年09月26日

文/王世安

大学生扫厕所成为新闻,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师生们万万没有预料到的。

新学期一开始,大连理工大学为提倡自立,减轻家长负担,千方百计为学生找些劳务来解除其后顾之忧,将清扫水房和厕所等活转交给大学生们来做。可是,很少有人报名扫厕所。这时,一个大学生站了出来:“我报名清扫厕所。”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的同学都不由得将惊讶的目光投向他。在一般人的眼里,大学生是应该干高层次工作的,岂能去扫厕所?现在站在大家面前的这位学生就是共青团员、该校化工学院9506班的李祥华。

“苦味儿”里长成自立的人

“冲厕所,听起来轻松,若真干起来也真不轻松。”身着校服,白皮肤,1米78高的李祥华,文质彬彬地坐在记者面前:“我之所以站出来,敢于承担这项工作,缘于父母从小就灌输给我的‘自强不息,靠双手吃饭’的信念。”

“……记得在农村上小学时,父亲也正在外求学,家里生活十分艰难,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人。那时候,看电影才五分钱一张票。有一次演电影《大闹天宫》,年幼的我是那么不懂事,缠着妈妈要钱。妈妈找了半天,才从抽屉缝里抠出两个硬币,共计三分钱。我‘哇’地一下放声大哭,母亲也落泪了。直到现在妈妈还常给我念叨这个‘三分钱’的往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坚强的母亲从未向生活困难低过头。她常常想方设法抽空做几件衣服,拿去卖了,赚几块钱来补贴家用。有一次四叔找到我妈说:‘二嫂,我看,再过半个月就要开学了,我这学费还差十块钱。’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行,你别管了!’于是,她每天做衣服做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去卖,半个月下来,她把十块钱送到了我四叔手上。妈妈每次提到这件事,脸上都会露出自豪的微笑。”

像这些苦味儿的事,都给李祥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他都不愿意伸手向父母要什么东西。在他看来,父母的一分一厘都是辛辛苦苦用血汗换来的,非常珍贵,是他不能够随随便便糟踏的。

后来,父亲李振国调到县里教师进修学校当教师,他家也搬到学校,家境才逐渐好转起来。他也到县里上了中学。在此期间,他常听到父亲和别的老师谈论外国的一些中学生擦车、擦皮鞋、利用假期挣学费的事。最让他惊奇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儿子刷盘子。对这些趣事,他感觉挺新鲜,也很佩服,后来就觉得自己也该这样做,父母也常拿这样的例子教育他。父亲常说:“父母不能管你一辈子!学点本领,将来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他妈说得更结实:“到时候,不走也得拿棍子赶走你!”

厕所有了“所长”

父母的行动在无形中熏陶着祥华。

祥华非常懂事,不用家长催促就能刻苦读书,终于考上了这所名牌大学。父亲高兴万分,曾多次表示他有能力供祥华大学毕业,彻底解除祥华的后顾之忧。但祥华有志气,有骨气,看不惯一些青年(包括社会青年)依靠父母生活,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在家闲着和念大学。他暗下决心,要改变这种依赖父母生活的旧习,凭本事闯天下。因而,入校后他很注意捕捉劳动机会,力争在大学期间能多减轻一些家庭负担,把自己锻炼得成熟起来。在校内外,他看大连的消费比家乡高多了,这更坚定了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决心。他想,只要是有活,咱就干。当他得知招聘水房和厕所清扫员时,激动不已。可在清扫水房还是清扫厕所之间,选干啥,一时没拿定主意。

夜深了,同学们都睡熟了,唯有祥华失眠了。父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出现在他的眼前:“祥华,你既上大学,也就是大人了,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要扎扎实实培养自己。干什么事情不要挑肥捡瘦,要积极主动些,要有自主精神……”现在,水房的活肯定会轻松些,有不少人抢着干;扫厕气又臭又脏,还兴许被人说三道四瞧不起,肯定没人愿干。翻来覆去,无非就是一个旧思想观念在作怪。父亲临送自己时已经说了,虽然家中经济不太宽裕,但是,紧紧裤腰带,还是供得起自己念完大学的。但我决不做寄生虫,躺在父母的汇款单上享清福。大学生扫厕所又怎么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扫厕所绝不是低下的活儿,想到此,祥华眼前一亮:我专挑最脏最累的扫厕所这一行干,锻炼自己,也感谢学校给我创造这么好的实践机会……

认识提高,决心已下,只等报名。第二天,祥华就站了出来,便有了文章开头一幕。对大家的惊讶,祥华一点也不感到突然。

开始,学校是很耽心的。祥华这么一主动,在场其他同学也鼓着劲儿的想报名。招聘办老师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立即鼓励,希望祥华能带个头,把大学生扫厕所这项工作搞好,在全校做出个样子来。

报完了名,说干就干。祥华走马上任当“所长”了。按学校规定,一个厕所由两个学生来清扫,因报名的少,祥华就一个人扫。9月16日,是他第一次扫厕所。早晨6点50分,祥华便到传达室拿水桶、拖布等工具。传达室的廖大爷异常高兴,立即拿着工具领祥华到厕所间,亲自教他如何冲便池,如何拖地,一一示范。那热情、那仔细,让祥华好高兴。他劝廖大爷回传达室后,自己又试着做了几遍,算是熟悉熟悉吧!这天早晨,他一连冲、拖了好几遍,连蜘蛛网什么的也清扫了,还将玻璃擦得透亮。清扫完毕,足足用了40分钟。他只感浑身发热,身子直贴衣服,汗珠子从脸上掉下来……

清扫完厕所,祥华清理一下便跑进教室上课。赶到下午3点30分下课,他又跑到传达室库房取清扫工具,开始第一天第二次清扫厕所。首先,他拿水桶到水房打水,拎到厕所上下冲10余桶,接着从便池里到池外连续拖几遍。拖完再用水冲,这样反复才能冲净。

晚上睡觉前,祥华开始第三次清扫厕所……

有的学生将厕所当成垃圾桶,把剩下的饭菜及杂物都往厕所里倒。祥华看到,从来不抱怨,而是将其清扫成一堆,然后用簸箕将垃圾一撮又一撮地送到很远的楼外大垃圾箱中。为此,他写了条“请做文明人”的告示贴在墙上。

最忙的要算“211工程”预审那两天。那时,班级的军训还未结束,只要一下操,祥华拿起拖把就往厕所跑,唯恐自己有什么疏忽,给学校丢脸。

报酬有价自立无价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能自立母不愁。

1995年底祥华经过刻苦读书,在成为河南省滑县高中的佼佼者之后,一举考入大学。家乡沸腾了,父母从千里之外特送祥华来上学。当时父母就住在10舍,离他住的7舍很近。可父母走的那天早上,根本没来看他。等到10点他去看时,才知父母已在9点走了。祥华心里很不好受,后来他收到父亲来信。信中说:“我本来打算走时去看你,可你妈说,孩子既然来了,就让他安心学习吧……,所以就没有……”看完信,祥华明白父母的苦心,眼睛不由湿润了。

正是因为如此,他清扫厕所非常用心,使尽全身力气,使厕所焕然一新,不仅受到校领导的好评,而且也受到同学们的称赞。

校领导对祥华扫厕所引发出来的精神非常重视。党委副书记张玉璞说:“李祥华同学我要见一见。”

校化工学院副书记姜再华多次找祥华了解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再接再励,劳逸结合。祥华说:“现在扫厕所多吃点苦,我不怕。”班上很多同学并没因他扫厕所而看不起他,而是在班级工作和生活方面都给予他很大支持。1995年底,祥华得了急性阑尾炎,同学们都主动跑前跑后帮助他,主动借给他钱,这些都是对他极大的安慰。

就这样,在紧张和兴奋之中,一晃就过了一个月。凭自己的双手,祥华第一次领到劳动所得的工资,心情特别激动。他拿着滚烫滚烫的一沓人民币往邮局跑。

祥华打电话告诉父母:“爸爸,妈妈,今天,我终于拿到自己挣来的工资了。我好高兴!”

电话那端,妈妈激动得话音都变了,只是连连叫儿子的名字,最后,还是爸爸说:“好,坚持下去,但别耽误学习。”

放下电话,一出邮局的门,祥华落泪了。是的,160元钱并不多,是有价的,而校领导和父亲的鼓励和希望是无价的,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李祥华在冲厕所

大连理工学院化工学院领导同李祥华(左)谈心,以示鼓励。

上篇:没有了
下篇:97畅销书展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2305-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23/2172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