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谁先发现烟草致癌?

2023年09月26日

文/庄子

烟草致癌已成为医学界不争的事实,是谁首先发现并提出这一科学结论的呢?国内外的许多文献资料称“是一位美国科学家”。其实不然,世界上第一位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烟草致癌结论并公开发表论文的是我国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教授、著名的药理学家吕富华。吕老今年已90高龄,精神依然矍铄,身体仍十分硬朗,记忆还是那么清晰。

1933年,年仅26岁的吕富华从上海同济医学院毕业后,赴德国佛莱堡医科大学留学。当时,保险公司在对死亡者进行赔偿时,发现吸烟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许多,由此保险公司产生疑问:是不是人的吸烟与死亡有关?如果有,那么对吸烟者的保险要慎重些了,理赔金额也应有所调整。

在保险公司的委托下,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在小白鼠身上做“烟草与癌变”实验,但屡屡失败。吕富华也利用小白鼠作实验,同样遭到失败。后来,他改用家兔做实验,将烟草中的提取物涂抹在家兔的耳朵上,并长期进行观测。结果,他发现家兔耳朵上涂抹过烟草提取物的地方发生了癌变,这一发现令吕富华兴奋不已,他遂将实验结果用德文写成论文《于家兔涂布烟草焦油致癌的研究》,发表在1934年的《法兰克福病理杂志》上。该论文也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的关于“烟草致癌”的科学报告。

1935年,瑞士人舒尔茨和文特斯坦用同样的方法做实验,发表了同样结论的论文,而且在论文中多次提到或引用了吕富华的研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三位学者的论文都没能引起科学界的多大关注。相反,科学界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科学发现置于了美国人的名下。

在解释这种原因时,吕老说,德语是个小语种,使用的人少,因而人们在查阅资料时,多倾向于英文资料,从而忽视了德文资料。此外,当时正处在“二战”前夕,欧洲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政治空气十分紧张,人们更关心的是战争。在“二战”结束后,德国是战败国,人们对凡是与德国有关的东西都表示憎恨。相反,美国成了世界关注最多的国家,况且英语又是世界通用语言,用英文发表的资料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更多的人关注和引用了。

编写过《临床药理学》中“烟酒药理学”的傅绍萱教授写信给吕老,说“因图书馆藏书有限,加之我工作粗疏,……未能发现您在1934年首次报道烟草对家兔致癌的论文,所以在编写时出现了重大遗漏与失误,实属憾事,也感到对不住您……特表歉意!”对此,吕富华却显得十分大度,他说:“我无意和别人争名夺利,不过,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工作不被埋没。”

1951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到武汉,吕富华教授带头响应第一批来到武汉。在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吕教授在我国药理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药理学界颇有声望的科学家。

上篇:我国最早的出租车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23/21723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