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文治
发票,作为人们在经济交往中的一种凭证,有着它严肃地而不能被其它任何东西所取代的重要地位。
但是,就近几年来查处的大量经济犯罪案件及贪污腐败案件来看,一些不法经营者和一些单位的主管人员利用发票大作文章,套取国家钱财,使发票丧失了其自身的严肃性,产生了严重的变异。
一是私买公开。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种种手段报销的人员身上,他们购买个人或私家的生活用品,而发票上却让其开据单位能够报销的多种项目。在这里,皮箱手表变成了“劳保用品”,高压锅、化装品变成了“医药费”,彩电、冰箱变成了“汽车配件”,热水器变成了“办公用品”。其结果变成了国家掏钱,个人享用。
二是少买多开。某些人在利用为单位购买商品之机便向销售方提出少买多开的要求,而销售方为了达到建立长期购销关系的目的,便满足这些人的要求。笔者一次曾在某商场目睹一顾客与商场售货员讨价还价,买了130多元钢笔而开据了249元发票的过程,这样当然受损的依然是单位,鼓起来的却是个人的腰包。
三是不买也开。有的人利用多种关系搞来发票,有的甚至在黑市交易中购买各种假的空白发票,根据私欲需要,只要单位能够报销的想开什么就开什么,想开哪儿的发票就开哪儿的发票,想开多少就开多少。如南方某镇办一公司经理自认为为搞活企业做出了贡献,便大肆挥霍。在其包养情妇的12个月中,竟私自开据由情妇提供的和从街头买来的空白发票26张,其中有一天就开据两张共1.2万元的假发票,从公司先后报销现金8.7万元供两人挥霍。
四是上税便开。在一些商品经营单位或饮食服务业中,为了多拉回头客,当对方购买少量商品或进行少量消费要求开据大额发票时,便提出交纳税金的要求,当对方同意并按比例付出税金后,便会得到一张自己所需数额的发票,岂不知国家所收税金寥寥无几,而另一方国家流失资金却不计其数。
五是偷税不开。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个体、车主对旅客的经济交往中,卖方提出若开票必加价,买方考虑到反正回去不报销,于是便达成了一方少出钱不要票,一方多偷税不开票的目的。在车辆运输管理中,国家税收是以售出车票为依据的,随着个体营运的增多,这种在营运上的偷税也极为严重,他们在旅客上车后只收钱不给票,或者等到下车时谁要给谁,而大多数报销不了的人则干脆不去索要。据对中型客运车的月营运额调查,一般月营业额都在近万元,而售出的车票却只有三四千元,这就少为国家交税近70%。
六是两联分开。即人们所称的大头小尾票。某市在进行一次汽车修理费用专项检查中,查出大头小尾票1598份,总计报销金额367.6万元,可存根额却仅为19.2万元。还有某市一联营服务部仅10个月就开出32张大头小尾票,销售90.95万元的钢材,而存根却开了247.94元,非法逃税10.15万元,另有一经销香烟过滤嘴的公司销售了137万元的产品,可存根联仅开了9.08元,一张发票竟偷税13.2万元。
七是见利便开。在国家实行增值税发票和免税政策之后,有的企业经营不善便在发票上大做文章,利用发票为别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坐收渔利。某免税企业为别的企业代开发票36张,销售金额893万元,致使国家少收税款423万元。南方某出口企业为外企业代开发票152份,共计1.75亿元,致使给国家造成退税4176万元的严重后果。
八是挥霍另开。一些单位将少数人平常吃喝玩乐、大肆挥霍所耗费用但财务制度又无法支出的,便托门子、拉关系合并开据在车辆修理、办公用品购买等票据上,或街上买来假发票集体偷开,造成了公款支出中的明正言顺的个人消费,有的嫖娼人员竟将嫖娼费用也以住宿费等种种名义开票报销。
九是白条照开。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村财务及管理不严的企业中。如西安市某蔬菜副食品大楼,自1993年元月至1996年7月底,共用白条和企业自制的“费用报销单”报销金额高达1386万多元。如果将“收款收据”也计算在内,这家企业白条报销的金额要超过3000万元。
十是少收不开。此现象主要表现在公路沿线的收费站和有违章罚款权的执法单位,由于收费人员的素质低下,加之个体营运的增多,按规定应多收或多罚的项目,经二者讨价还价便达成了违章者或交费者少出钱,执罚者或收费者不出票的结果,作为个体营运者来讲反正无处报销少出点钱拉倒,岂不知却造成了执法人员的中饱私囊现象。
十一是票据涂改。目前随着各种修正液、消字灵的出现,为那些善于钻营者提供了作案的手段,特别是那些写有专消钢笔、油笔、碳素笔的消字灵广告可谓引来无数观者,西安某自由市场地摊曾出现销售者当场演示涂改发票的促销消字灵活动。购买此种消字灵者许多是那些动机不纯的梁上君子。他们一但买回,便会将现代技术与自己的罪恶灵魂融为一体,必定结出套取国家钱财的恶果。
以上发票的种种变异,使发票这一严肃的经济管理手段成为藏污纳垢的载体,致使国家及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产生漏洞,造成了惊人的差额。
由于发票的变异,使发票丧失其真实性的原则,给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调控及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危害。
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得力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