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安全奏鸣曲

——韩城发电厂安全生产1000天纪实

2023年09月26日

地处龙门古渡的韩城发电厂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楞是把一个事故频繁、安全生产处于低谷的“老大难”企业,变成了电力部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单位,终于跨入了“全国电力系统首批双文明单位”行列。截至1997年8月8日,韩电安全生产纪录牌再次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000天!

——这是渗透韩电职工心血和汗水的1000天。

人们怎能忘记那难忘的1994年11月,由于个别监护人员的失职和职工自我防护能力较差,韩电厂发生一起人身重伤事故,全厂上下被这一血的教训震惊了!

面对这惨痛的教训,韩电厂一方面在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在抓安全管理动真碰硬,并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上。把重点放在完善班组安全责任制的行动上,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对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潜伏的隐患和影响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刀下见菜式”的认真整顿和自查,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韩电厂抓安全贵在抓落实,“严”字当头。不论什么人,违章者一律重罚,并责令其下岗学习并停发岗位工资和奖金;若一年内两次违章,给予行政处分。各级管理干部坚持每天深入生产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生产运行碰头会由原来每周3次增加了5次,及时、准确地分析掌握系统运行的技术参数,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韩电党政领导班子深深懂得:没有一流的设备,就没有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就无安全生产可言。由于工厂设备的“先天不足”,加之长期满负荷运行,设备缺陷不断,这是困扰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

在被动的困境中,这个厂不等不靠,从设备改造、科技进步上挖掘安全生产的潜力。锅炉省煤器泄漏严重,曾多次导致非计划停机、降负荷运行,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厂领导、分场技术员和工人组成三位一体的攻关组,多次开诸葛亮会。应用新型膜式省煤器,使烟速由原来的10.5m/s降低为7.6m/s,既减轻了设备磨损,又保证了可靠运行。工期炉主汽温度长期在520至527℃间徘徊,远远低于540℃设计值,且水冷壁高温腐蚀、炉膛结焦严重。广大职工依靠自己的实力对喷燃器进行改造,不仅使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炉膛结焦得以解决,还使主汽温度较前提高了9℃,每台炉年可节约标准煤2000吨,创效益27万余元。近年来,厂里共完成技改项目200余项,取得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通过对标准项目、非标准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实施,主设备完好率达100%,为安全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韩电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取得如此显赫的业绩,完全得益于有这样一支“敢打敢拼、争创一流”的职工队伍。就是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跨越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

1995年,横山滑坡出现紧急险情,厂区多处下陷、凸起,建筑物严重变形、厂房地平水平位移……面对险情,韩电职工自愿组成抢险突击队,昼夜倒班抢险。锅炉本体班、汽机水泵班职工冒着50℃高温,在热流、噪音和粉尘污染严重的加固现场轮流作业。共产党员靳勇累活重活抢在前,爱人重病住院他稍作安顿又搭三轮车返厂抢险,他曾三次中暑,20天大干下来体重竟下降了十几斤…

在险情最严重的3号机组大修现场,保护班为了防止发电机定子接地对主设备造成的危害,他们昼夜加班加装接地保护、新装PT,还要在刺耳的灭磁室将成百根电缆寻遍找备用芯然后艰难地引到主盘,谈何容易。可工人们无一喊苦叫累,7天的活5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在给炉事故按钮拉电缆时,因电缆通道低而狭窄,里面温度少说也有40℃,人进去须爬行,稍有不慎就会碰到发烫的钢架上,青工黄俊芳冲在最前边,和大家一起硬是将500余米的电缆铺设就位。

火热的生活锤炼着职工队伍,一批又一批无私奉献、爱厂如家的先进人物成长了起来。他们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洪升;有被大伙誉为“锅炉探测仪”的省劳模郝克勤;还有安全生产“老标兵”王显荣……

他们是韩电的脊梁,是支撑韩电安全生产这座广厦的脊梁!

本报通讯员 张宝民周东奎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30/21738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