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工
我叫张亚萍,今年32岁,是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军品分厂十二车间磨工组组长。我个子小、身子单薄,干起活来比较吃力,刚进厂时,为了尽快掌握生产技术,就早来晚走,争取多干一点活,以便熟悉机床性能。带我的师傅是位五十年代进厂的老工人,他既教我操作要领,又教我如何做一名好工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的技术不断提高,干起来也比较顺手了。
几年前我师傅退休了,后来我又当了组长,肩上的担子重了。要保证全组按时完成生产任务,除了根据机床、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任务,搞好团结协作之外,组长必须身先士卒,能带头往前冲!我每月平均干二、三十项零件,有时好几项都是急件。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就利用中午、晚上和节假日加班突击,常常干到晚上10点以后,有时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十个指头有长有短,磨工活也有难、易和工时高、低之分。我想,自己是党员、组长,就不能计较得失,更不能怕苦怕累,因而,只要适合我机床干的,一概不挑肥捡瘦,统统都接下来,自己苦点累点不算啥,但生产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有次干一个细长轴,同一零件要加工8个外圆、尺寸公差在0.01至0.006厘米之间,难度很大。为保证零件精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因加工所造成的变形,由于设备简陋,我就用手扶着零件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上加工,任务顺利完成了,我的手指也磨出血泡。多年来,我一直很重视产品质量,军品一次提交合格率均保持在100%。
我爱人是宝鸡市农牧局的技术干部,由于工作性质关系,每年有近半年时间要下乡蹲点。我们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住家离公司又远。前几年孩子小,我必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给孩子穿衣服,心急火燎地奔波于家庭、幼儿园、公司之间。一天累下来,浑身没有力气,一挨床就睡着了。平时还好办一些,到了寒冬酷暑困难就更大了。记得1993年底时下了一场大雪,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我6点半就抱着三岁的儿子去挤公共汽车,那知因积雪太厚汽车停开了,一同等车的工友,一看这情况扭头回家了。我看看怀中抱着的孩子心中七上八下不知怎么办好?但一想到车床上还装着急待加工的零件,如果自己不去就会使车间的生产进度受到影响。最后,我还是咬咬牙,抱着孩子在严寒中走了十多里路一步步赶到了工厂。有天晚上,我吃饭后进厂加班,就把孩子临时放在单身女工宿舍。孩子一个人害怕,就跑到公司大门外等我下班,八点,九点……,时间一分一秒往后推延,孩子熬不住,就躺在路灯基座铁架上睡着了,门卫发现后,认出是我的儿子,就给车间打电话让我去把孩子抱走。同事们知道这件事后,有的说我心太狠。其实,我的心里也有许多苦衷,但为了工作,有时就得牺牲一些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近几年来,我抓紧时间努力工作,从1993年至1996年共完成工时23546小时,平均每年完成5893小时,相当于4年完成了9年工作量。我虽然为工厂做了点工作,但领导上,同志们都对我十分关心和爱护,给了我许多的荣誉,连续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标兵,1995年5月被陕航局授予“十大青年岗位标兵”称号,同年,被工厂选聘为青年技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7年又被评为省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