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宗令人痛思的校园血案

2023年09月26日

文/张天 丁伟

经过一夜不眠地反复思考,1997年6月18日早晨起床后,河南省林州市第三中学高中二年级90班学生常国青,悄悄地从枕边摸出两把匕首别在腰间,决定杀人。跑完早操后,常国青从学生食堂里买来4根油条坐在教室里吃。心情极度紧张的他,只吃了半根,便再也吃不下去。喝了小半碗开水后,他把课本收拾好放进课桌内,开始选择杀人的时机。

7点40分,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将教室里的几条废凳子搬到四楼的仓库里。常国青极积响应,从一楼搬起废凳子往四楼送。行至二楼时,看到校长郭启山正站在93班门口巡视,常国青急步跑上四楼放下废凳子,再跑回二楼时,已不见了郭校长。常国青站在走廊里等待郭校长的出现,他知道,郭校长一定是走进了哪个班里正查看学生们的学习。果然,不一会儿,郭启山校长从94班教室走出来,站在走廊内,面向栏杆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

机会来了。常国青走近郭启山校长,无话找话地说:“郭校长,我们徐老师还没来呢。”郭校长眼没有离开报纸,不经意地问:“哪个徐老师?”“就是教我们物理的徐老师。”“嗯,是的,他还没来。”郭校长双眼仍没有离开手中的报纸。几乎就在郭校长话音刚落的同时,常国青从腰间拔出匕首,照准他右后腰猛捅过去。毫无提防的郭启山“哎呀”一声,急回身想揪住常国青。常见状,举刀又乱捅起来。

闻讯跑出教室的众学生被眼前的场面震惊了,他们一拥而上拦腰抱住了常国青。常回头举刀乱舞,吓跑了众学生,又转身朝郭启山校长身上捅。急匆匆从楼下跑上来的教导处主任张复学和司务长王庄山顾不得个人安危,与师生一起合力夺下了常国青手中那疯狂的刀子。

伤情严重,情况紧急众人火速把倒地不起的郭启山校长抬送临淇镇(林州市第三中学在临淇镇)医院,虽经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但终因郭启山被刺10刀失血过多,没过多久便死在了医院急诊里。

血案发生了。消息传出,令人震惊:一位在校学生和校长之间,究竟会有什么深仇大恨?一个17岁的高中二年级学生,为何要如此残忍地杀害学校校长呢?

1980年4月17日,常国青出生于林州市临淇镇后坡村。由于是头生子,父母对其溺爱有加,后来虽然又有一弟一妹,但自幼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常国青,在家中是说一不二

1987年秋,7岁的常国青上小学后,他学习刻苦,考试成绩也好,深得老师喜爱。加上长相好,双亲四邻都当面夸他有出息,今后一定能成为大人物。

满耳的赞誉之声中,常国青开始飘飘然起来。1994年秋,他考上初中后,会算卦的舅父特意给外甥算了一卦,不算还罢,一算令人大吃一惊。舅父算出外甥是帝王之相。长大之后绝不是一般的人。

常国青听信舅父的“神”卦,以“大人物”自居,并开始自学算卦术,不久,又自己给自己起了个颇有寓意的名子叫“常盘龙”。

1995年初中毕业时,常国青舍近求远,报考林州市第一中学,因分数够不上线,未被录取。无奈,常国青托人领着他到第三中学,见到了校长郭启山,请求到第三中学上学。郭启山问常国青考了多少分,常说考了401分。惜才如命的郭校长见常国青的分数远远超出了他们学校规定的250分的入学分数线,又见有熟人介绍,就破格录取了常国青。

常国青如愿以偿进了第三中学。开学时,常特意当郭校长的面表示感谢,并信誓旦旦地保证说: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郭校长的知遇之恩。谁知,不久,便发生了一件令常国青颇为尴尬的事。学校教师复查新生分数时,发现常国青的考分是390分,并非他报的401分,于是复核老师就将常国青虚报11分的情况报告给了郭启山。由于是郭启山介绍常国青入的学,全校的师生都眼盯着郭校长怎样处理这件弄虚作假的事件。郭校长对虚报分数很生气,认为常是位不老实的学生,就与校领导班子商量后,决定从重罚常60元钱。被罚后,常国青认为郭校长不给他面子,自此对郭启山恼恨在心。

刚进入第三中学时,常国青分在98班。班主任闫海东听说常考的分高,又见他能说会道,就让他当了班长。常当上班长以后,时常在班里私自开会,并擅自带领全班同学外出活动。照常国青的话就是:“我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帅才。”为显示自己不同凡响,常国青又刮了个光头,还时常在同学们面前学着电影《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模样行走和说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同学们就送了他一个外号“老蒋”,他也很乐意地接受。

鉴于常国青的表现,2个月后,班主任闫海东撤了他的班长职务。常国青恼羞成怒,当面责问闫老师并要求立即转班。采访时,记者和林州市检察院刑庭一检察官一起在拘留所里问常国青,班主任为什么不让他当班长时,常国青显得仍然很气愤,他说:“我名义上是班长,实际的权力已超过了班主任。同学们都听我的,而不听闫海东的,他作为老师心理不平衡,就撤了我的职。”记者又问他当班长就有什么权力时,常想了许久说不出来,最后,似乎很自豪地说:“反正当班长同学们听我的,老师不再时我说了算!”

中考过后,在常国青强烈要求之下,学校同意他转到99班。转班后,常国青当即找到99班班主任闫栓林,请求当班长。闫栓林没有同意,但为了使常能安心学习,就让他当了体育委员。采访时,记者问常国青他在体育方面有什么特长时,常的回答令人吃惊:“我对体育一窍不通。”“那你为什么还当体育委员呢?”“反正大小是个官,只要是官,当着总比不当好!”

1996年秋天,上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们开始分文科班和理科班。常国青主动要求分到由闫栓林任班主任的文科99班,并在其再三要求之下,终于又当上了班长。当了班长后,常国青一边发愤地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一边继续锻练自己的“帅才”。

1996年12月8日夜,学校的熄灯铃已响过多时,常国青仍然不顾学校的规定按时人寝,在寝室里发表个人将来的“施政演说”。郭启山校长查寝发现后,当场批评了他,说他当班长带头捣乱。第二天,郭校长又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不点名批评道:“有些班长,不带领同学们专心学习,致使全班成绩下降!”常国青认为郭启山校长有意和他过不去,不几天便愤然辞去了班长的职务,从此更加恼恨郭启山。

1997年6月12日,常国青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死了,死后双手被人锯了。不久,郭启山校长也死了。郭校长死后,他又活了。

醒后,常国青再没心思睡觉,开始反复思索着梦境,并很快地联想到春节时他给自己算的一个卦。

1997年大年初一,常国青在家自己给自己抽签算卦。他抽了3个签,上面依次为:仙人指路、金榜题名、统一世界。在仙人指路的签上,他又算到,在他金榜题名、统一世界的道路上有人阻挡,要想能够统一世界,他必须除掉挡他道路的人。原本荒谬的无稽之谈,常国青却深信不疑。他认为:因为郭校长,他不当了班长,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看来郭校长就是他统一世界的挡路人。既然郭校长是他的挡路人,就应当除掉他。常国青似乎“恍然大悟”。他索性坐起身,又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天色将明时,常国青下了决心:杀死郭校长,以实现自己的“金榜题名、统一世界”的“宏大”理想。

采访时,记者问常他作为一个高中生为何如此迷信时,常说:“这咋是迷信呢,你不知。我已读过了好多兵书哩,我真的有统一世界的本领!”看着这位清瘦的少年忽闪着大眼睛口出此言,记者惊问他都看过什么兵书。他说:“1996年暑假,我特意到陕西省渭南市买了《诸葛亮兵法》、《孙子兵法》、《旷世奇谋》和《菜根谭》。买回来后,我整日翻看鸿韬大略都记在心中。随即,他又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了他那可笑的“统一世界”理论。记者问他在学校老师知道不知道他这理论时,他说:“老师不知道,同学们知道,不然他们不会那样对我言听计从!”事实上,在学校,并不象常国青说的那样,同学们对他言听计从。相反,同学们对常国青很反感,认为他神经不正常,又爱吹大话,就时常把他做为开玩笑的对象,取乐开心。

生出杀人之心后,刚开始,常心中很害怕,觉得下不去手,于是他就翻看兵书壮“胆”增“智”。6月13日下午,常国青到林州市商场用4元钱买了一把匕首,回到学校后,刀把脱落,他就又于6月16日上午,在临淇镇一五金商店花8元钱买了另一把匕首。

买回匕首后,常国青一边在没人处练习杀人的动作,一边跟踪观察郭启山校长的起居行踪。不久,常发现郭校长每天早饭后必到各班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就决定在郭校长巡视时当着全校同学的面杀死他,以显示他的“英雄气慨”。

他后来当着全校师生之面杀郭校长后,常国青被两位老师扭送到临淇镇派出所时,常竟面无惧色地伸出双手对公安干警说:“我杀死了郭校长,我是来投案自首的,我今年17岁,判不了死刑,铐住我吧!”四

血案发生后,在林州市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林州市教委立即召开了全市校长会议,在会上,教委领导要求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采访时,林州市教委副主任郭喜成和办公室主任郭松法告诉记者,他们自1989年以来,每年都要召开全市政治教师参加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并把学生的德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每个学校都开了必要的法制自修课。

从常国青到派出所“投案自首”的话里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不懂法。相反,常知道他17岁杀人判不了死刑,说明他是懂得法律的。既然懂法,那为什么还要行凶杀人呢?这不能不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思考了。

郭启山校长被杀后,林州市第三中学的师生很悲痛,他们深深地为失去了一位责任心强的校长而痛惜。采访时,林州市教委办公室主任郭松法告诉记者:“46岁的郭启山校长是位好教师、好校长。他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在学校教师中口碑也好。唯一不足的是,郭校长脾气暴躁,有时工作方法不得当。”

被杀者已经离去,杀人者终将受到法律公正的严惩。但此案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沉痛的思考: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时期,这就要我们的家长和教师要因才施教。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思想品德的培养,更不能忽视。如果一味地重视课本知识学习而不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那结果会适得其反,非但培育不出合格的人才,还会有类似常国青一样的凶犯再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之处仅有几步。一失足成千古恨。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一定要把握好人生的航标。

上篇:落难藏女运城获救记
下篇:汽车异地拿照扫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3005-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30/2174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