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萍
汽车的牌照就是汽车的“户口”,近几年,刮起了一股来势汹猛的异地拿照风,值得人们重视。
本地车为何上外地“户口”
谁都知道,汽车不办照就不能上路行驶。据业内人士称,路上过往车辆中,至少有2%左右的车辆是异地牌照,为什么当地车子不在当地办照呢?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费用低。从目前汽车办照费用中,全国统一的大约只有四五种,而有些地方则多达十几种,省里加、市里加、县里也加,层层加收费用,结果出现了省、市、县加收的超过国家规定的费用。这一情况,经济发达地区高于贫困地区,在沿海地区比较突出。例如:在江苏某市办理桑塔纳牌照的各项费用高达5.6万元,如在安徽等省办理要少两万多元;而在河南省办理同样5吨货车的牌照费用则比江苏少60%左右。
二是图方便。这些在异地办照的车辆,一般多是经常出差或跑长途的,主要是图个方便。比如:外地车辆进京要办进京证,至少要开市一级介绍信,进京签证只有几天,过时还要办手续,但如果办了北京牌照则可免去这些例行公事式的手续。同样,办个上海牌照,出入上海则比外地车辆要方便得多。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办牌照的,多数是常驻这些地方的外地办事机构。
三是少费神。据知情人士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市办照和年检等,尽管手续比较严,但收费基本上没有多少附加的,一年交一两次。而在当地,一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要交费,平时还要交,说出名堂就收钱,就连城市卫生费一年也要交几百块钱,年检时名堂更多,强令车主购买报纸、杂志、磁带、吉祥物、装饰品什么都有,等于明敲竹杠,拿个外地照,除了交清一年费用外,其余什么烦恼也没有。
汽车异地拿照问题不少
近年来,从异地拿照的汽车中,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管理难。异地拿照,最难的就是管理车辆和对驾驶员,按有关规定,驾驶员必须定期参加业务法规和安全知识等有关学习,而异地驾驶员基本上不学习,要求在当地学习的,也是形式主义,发张试卷,拟好答题,大家抄一份而已。用人单位也放松管理,因此,驾驶员因素质不高,违法乱纪的事常有发生。
检车难。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公安和交通部门,每年必须对所管辖的车辆进行年检,异地拿照的车辆,大部分在车辆没有到场,有关人员看不到车子的情况下,填几张表格,办个年检手续则已。某省年检时,只要一次缴清费用,一切手续通行无阻。有一个中型货车,已报废两年,车主购买了同型号新车子,钉上原车牌照,同样在异地通过年检。据说仅这一辆车子,就逃国税两万多元。
一、调处矛盾难。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按有关规定,由事故发生地的公安交警处理,但由于车辆和驾驶员是甲地的,牌照是乙地的,矛盾却是要由丙地处理,往往处理起来很不顺手。
加强异地车照管理刻不容缓
针对我国汽车异地拿照增多,引发出的一些问题,有识之士呼吁:
——全国车辆联网管理。运用计算机系统对车辆实行全国联网管理,将车型、车号、品牌等分门别类存入软盘,随时可以调阅或查询;
——全国费用基本统一。毫无疑问,许多到异地办理牌照的车辆,都是冲着费用低而来的,如果在全国实行基本统一的费用,这样就能有效地遏制异地拿照现象,还可为国家减少税费流失;
——全国交警联手查处。在日趋严重的异地拿照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的异地牌照进行一次清查,需要保留的,办全手续,重新登记;不需保留的,一律吊销,或签转到当地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