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历尽沧桑志更坚

——记国家级教练、陕西摔跤队教练陈建虎

2023年09月26日

文/张治华

老年丧子是人生中的大不幸。陈建虎的长子——也是他最喜欢最抱有希望的摔跤手陈仲韬,在1991年4月一次意外的事故中离开了人世。正当他还在悲痛之中时,一天骑自行车,突然右膝一疼,跌倒在地。开始,几家医院都当腰病治,可5个多月不见好转。后来,四医大确诊为“骨癌”,必须要截掉右腿才能保全性命。这对一个国家级教练来说,等于宣布:他将永远离开跤坛,永别自己的运动生涯。

可灾难对陈建虎来说,并未结束。1994年12月,正当他截肢后在家疗养时,次子陈仲毅在外地又不幸去世。这对陈建虎教练在肉体上、精神上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悲痛欲绝:“——我究竟有什么罪孽?为什么不幸的命运接二连三地降在我的头上?”

陈建虎早年丧父,从小成了孤儿,家境拮据,受尽磨难。是靠享受国家助学金,才得进校门。在读中专时,因酷爱摔跤运动,1959年就达到了国家健将级标准,后进入西安体院深造。他先后作为运动员、裁判员和国家队、省队教练员,出现在历届全运会上。执教期间,他培养的运动员获全国冠军达30人次,有的还参加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并取得较好的名次,为我国和陕西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正当年过5旬的陈建虎为陕西的体育事业勤奋耕耘之时,谁知不幸与灾祸连续3年向他袭来。身残子殁,他痛苦至极,当时真有轻生的念头。就在他痛苦欲绝、不知所措之时,姜信真副省长、省体委领导和同志们多次到医院看望,并嘱咐他“面对现实,好好养病”。

在养病期间,他的老伴张丽君,忍受着精神上的极大痛苦,一面千方百计地照顾他,经常让他看报刊上登载的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和那些与命运抗争的动人事迹,鼓励他顽强地活下去:“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我们家虽然失去的不少,细想这也是人生的常事。但人活着,只要一生有一点点闪光的东西就算没有白活。”张丽君乐观豁达的胸怀,相濡以沫的关怀,给陈建虎以勇气,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1995年10月,陈建虎又默默地每天拄着双拐走出家门,为了节约经费不坐专车搭出租,到远离家门的西安北郊训练基地——陕西摔柔搏击培训学院。为了陕西的体育事业,他又展开了搏击的翅膀。

初建的学院,开始只有30多人,且都是少年儿童,如何使这些幼苗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陈建虎的设想是,首先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摔柔搏击意识,在小学高年级中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这方面的基础。进入中学阶段,按每个人所学专项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后再进行强化训练。训练期间,文化课仍占主要位置。一年多来,由于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都有所提高,运动成绩进步很快,在今年4月举行的省武术散手擂台赛中,有1人获得单项冠军,学院获得团体第三名。

“这只是刚刚起步”,陈建虎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说:“虽然我历尽沧桑,长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但每天在学校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起,就感到精神上有无限的寄托。”记者问到他身残志坚的精神动力时,陈建虎说:“党和人民将我培养成运动员、教练员,我应当重新振作起来,给党和人民一个回报。咱们陕西体育事业正处于低谷,我有责任为振兴陕西体育贡献力量。我今年58岁,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有信心在几年内将这一批苗子培养成才,重振跤坛,到那时我会更感到欣慰。

上篇:爱读书序
下篇:欧足票价一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8/1997083007-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8/30/2174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