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缺失18首诗 索赔11万元

工人作者浮石再告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09月26日

本报讯 (通讯员邵文海) 宝鸡市诗作者浮石以稿件延误和缺页为由起诉人民文学出版社,并索赔11万元,近日已接到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的受理通知书。这是他为此事第二次在京起诉。

今年39岁的浮石称,1994年8月5日,他将多年创作的《诗词新作三百首》 (实际315首)投寄人民文学出版社,寻求出版,同年10月底收到出版社回执。按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出版社应在6个月内决定是否采用,但对方长时间既未采用又不退稿,经他多次去信催问,该社才于1995年8月27日退回原稿,这时已距投稿之日1年零22天;打开一检查,发现中间的第4、7、23、100、101、148、164和最后的第171、172共9页被人撕掉,缺失诗词18首;他立即向出版社去信查问,开始无人理睬;经反复追究,对方才回了信。

浮石的诗稿,都是旧体诗词,厚厚一叠,装订成集,每首诗都有编号,每页都有页码,第一面是致出版社的信,信中有“呈上诗作315首”之句。在他所称缺页处,确可见到纸茬,诗的编号和页码也不连贯。这当然还不足以证明就一定是出版社所为。但浮石称,他另有证据:他一发现退回的诗稿后两页编号不对,就呼来两位同院邻居一同翻查,这两位邻居可为他作见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还给浮石寄来几封信。来信一再为稿件处理不及时而道歉,态度颇为诚恳。但对浮石所称缺失9页诗稿,则一方面说明见其信后反复寻找而无果,另一方面又详细说明出版社里每部书稿都分别袋装,缺失几页或将这几页混入他稿的可能性极小。至于是否会有编辑或其他接近稿件者有意撕去稿页,出版社的回答是绝无此可能。

浮石不相信出版社的解释,他已于今年3月24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与对方打了一场官司。当时他索赔17.5万元,仅诉讼费就交了5100元。法官以他诉讼用的笔名浮石与身份证上的本名不一致为由,要他撤诉。他问撤诉书怎么写,法官于是口授“我诉人民文学出版社赔偿纠纷一案,现决定撤回起诉,今后再不就《诗词新作三百首》原稿缺失一事向人民文学出版社提起诉讼”。浮石认为,所谓今后不再为此起诉是明显地强加于他,因为起诉不起诉这完全是原告自己的权利。但他又称,他是个普通工人,单位效益也不好,为了能拿回撤诉可退的部分诉讼费,减少损失,他只得按法官口授写了撤诉书;之后,法官在退还2000元诉讼费的同时,另交给他2000元,说是出版社给的撤诉补偿。

从北京败归不到一个月,浮石即在宝鸡聘请了律师,再次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这次索赔数额是11万元。尽管上次在撤诉书中已写到不再起诉,法院还是于7月3日受理了此案。

说起他两次起诉都索赔十几万元,对自己的诗作自评甚高的浮石坚持认为并不多。他的理由有三:其一,他在搬家中已将大部分底稿散失,缺的18首已不可能再补齐,这既影响了诗集的整体价值,又影响了他继续联系出版;其二,他写这18首诗词付出了相当的劳动;其三,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超过6个月不退稿者,作者有权要求补偿。

围绕这9页18首诗词的缺失,双方各执一词,似成谜中谜。是否真如浮石所称系出版社的责任,这当然还有待法庭的调查和认定;这18首诗词是否价值11万元,浮石能否获赔11万元,也有待于最后的审理结果。?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们一不做李自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9/02/2152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