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发挥了地方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能源工业的开发力度,使能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我省能源资源相当丰富,一是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藏量大;二是在陕北北部一定区域内资源的高度集中;三是发展电力工业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国家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把我省确定为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之一。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和能源基地的建设,集中了大量的投入,除对渭北煤田进行了挖潜改造以外,在黄陵、榆林神府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据统计,“八五”期间,全省企事业单位共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达187.39亿元,比“七五”增长了2.3倍。1996年,我省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77.17亿元,比1992年增加2.1倍,占整个工业投资比重的57.3%。由于我省加大了能源投资力度,使能源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几年间,新增原煤开采能力597万吨/年;原油开采能力146.94万吨/年;火力发电能力140.73万千瓦,水电能力43.47万千瓦。
我省陕北地区是国内少有的世界罕见的特大能源储藏地,煤、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十分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随着陕北煤、气、油开发以及关中、陕北电力企业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我省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到1996年,陕北神府煤田已达到年产1000多万吨产量,煤炭洗选企业也完成年产111万吨精煤产量,产品直接供应出口。延长油矿、长庆在陕企业以及靖边、定边、吴旗和志丹一带新油田相继开发,使1996年全省原油产量达到211万吨水平,比1992年翻了一番。石油加工扩建项目也已在延安、咸阳等地拉开序幕,天然气已完成向西安送气工程,大规模的开发准备工作即将完成。
电力工业的发展,是我省能源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省建成了80万千瓦的安康水电站、12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渭河发电厂扩建工程、延热电厂、渭南热电厂和横山电厂,形成了装机容量215万千瓦。特别是渭河电厂扩建项目的建成,成为西北电网的大型区域性骨干企业之一,每年可为电网提供42亿小时以上的发电量,同时还兼有一定的调峰、调频任务。
(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