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140万双袜子缘何不卖

2023年09月26日

武汉袜厂仓库里积压着两火车皮的袜子,时间最长的睡了十年。面对要价越来越低的众多商家的订单,工厂负责人坚持不肯“出货”。有人算了一笔帐,如果把堆放袜子的800平方米的仓库租出去,一个平方米每月最少赚5元钱,10年收入也有几十万。而今年单仓储维修费的银行利息,企业支出就达十几万。人们不禁要问,是厂长经营思路独特,另有所图?抑或有什么隐情?

打开历史的尘封,这家诞生于50年代的国有企业,曾是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制袜厂,1997年6月,当这家企业由武汉市纺织局划到武汉市汉阴区管理交接时,人们这才吃惊地发现这家曾是中南地区行业中的一匹骏马,早已变成了一匹驽马。它给交接者出了一道令人困惑的难题:堆积在仓库里“睡大觉”的140万双袜子究竟算多少钱?

最早的一批袜子是1986年生产的3300双麻料袜子,已整整积压了10年。据今年6月该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月报表”记载,在140万双袜子中,1991年以前生产的占60%,1991年至1993年生产的占30%,1993年以后生产的占10%。按袜子入库时的价格,总价值为238万元。据该企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这批袜子现在50万元也出不了手。

为处理这批袜子,前几任厂长有一个共同的算盘:如果打对折销售,帐上的238万元,就变成了119万元,亏损了119万元,这个责任谁负得了?上级考核企业法人代表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企业利润就会大大受影响。反之,如果不降价“出手”,袜子在,帐面上的238万元“产成品”资金帐户,年年照算。

1995年,现任厂长张强走马上任,曾想处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1996年,他也处理过一批童袜,救活几万元资金,但帐面上却亏了9万元。此时,武汉国有企业开始试行“资产负债率”的考核办法考核厂长:负债率越高,说明国有资产流失的越多,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国有资产流失的越少。资产负债率如果超过62%,就算国有资产流失。张强说:“我处理了一批童袜,虽捞到了几万元的活钱,帐面上却出现了亏损,这样下去,袜子‘出手’的越多,救活的资金越多,潜亏变明亏的金额也就越大,按照考核厂长的标准,我就不合格。”

在处理140万双袜子问题上,张厂长还有一个心病,处理多了,容易引起职工的议论:前几任厂长都没处理,你都处理了,价格是不是卖低了?这里面有没有幕后交易?不把袜子处理掉,对大家都有利。140万双袜子在,帐面上的238万“产成品”资金在。

通过张厂长的一番谈话,我们不难看出,他的难言隐衷的关键是怕丢掉“乌纱帽”。140万双袜子与武汉袜厂厂长的“乌纱帽”就这样奇怪地挂上了钩,袜子在,“乌纱帽”在。

国有企业要进入市场,但在企业管理和考核方面,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和弊病。

一位财会专家说,从深层次上来分析,这是由于考核不实事求是造成的后果,仓库里袜子的资产分明在流失,考核起来,却认为是资产保值;按市场价格卖掉袜子,考核起来却定为资产流失。

武汉大学教授李光说,袜子在仓库里放了十年,有人来买,企业不卖,这从根本上说,是企业责权利不统一的结果,企业责任虚化,似乎都有责任,又都没有责任,企业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这些袜子要睡到21世纪。

上海的一些专家认为,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考核,不能仅仅从几项指标出发,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只要厂长千方百计盘活企业资产存量,减少潜亏,间接为企业保了值,增了值,或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历史遗留问题,相对保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即使个别考核指标没有完成,也应认定这些厂长是称职的。

看来,如何让企业经营者的责权利统一,建立对国有企业厂长“责任机制”的考核标准,促使厂长进行“资本营运”,应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来探讨。

记者获悉,8月以来,140万双袜子的命运曝光后,仍有人来电武汉袜厂,催问袜子的“放血”价格,以便收购;厂方的回答是不置可否。

(摘自8月25日《文汇报》)

上篇:广告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9/1997090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9/04/21537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