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生是宝鸡水泵厂配件车间青年镗工。1983年部队复员进厂,虚心好学,踏实肯干。从1991年到1996年共完成63055小时任务,6年当中干完27年工作量,创造经济价值68万元,为企业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他连续3年被宝鸡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八五立功先进个人”;两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团省委评为“先进个人”。今年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除灰泵是火力发电厂配套设备,过去一直依靠进口,费用高,购买该设备,国家要花费大量外汇。80年代初,宝鸡水泵厂承担开发生产任务,以替代进口产品。由于除灰泵机架采用钢板焊接制造,因体积大宝鸡市无此加工设备,只好到汉中汉江机床厂联系加工。每加工一台机架要一万元,还要辗转千里,既浪费时间,又耿误工期。厂里贷款百万元购回一台T6216A型落地镗床,以解决除灰泵机架加工难问题。镗床买回来了,可没有人能操作。派人外出学习,学成回来后仍不能上机。没有办法,厂领导只好让开小镗床的张宝生干,他二话没说,便揽下这个“瓷器活”。
不懂就看图纸,再不懂就和技术人员商量,张宝生白天晚上都守着机床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月干出一台合格的除灰泵机架,这成绩既鼓舞了他,也鼓舞了全厂职工。
一个月生产一台除灰泵,这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张宝生急企业所急,一方面白天晚上加班,一方面又决心用小改小革提高生产率。他挤时间攻读了《高级镗工工艺》和《金属切削知识大全》,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他又利用学得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改进PZNB除灰泵机架加工工艺,使除灰泵生产由原来的35天变成8天,提高工效4倍。这项成果荣获宝鸡市机械局QC成果二等奖。1996年用户反映除灰泵泵盖有漏油现象,厂研究所决定在泵盖平面上铣出回油槽,解决漏油问题。在加工过程中,发现镗杆扭矩力大,油槽太窄难以加工,一上刀就打刀片,铣一圈槽走3遍刀,需3天时间,还要打坏六、七把盘刀。既影响工期、刀具浪费也大。张宝生动脑筋想办法,找出打刀的原因是圆盘刀后角太小,造成阻力大有抗劲。于是把铣刀的刀片两侧磨出一个合适的后角,减小阻力,一举成功。现在一把刀铣8台泵盖完好无损。6年来,张宝生完成除灰泵机架130台,平均每年有160个夜晚是在车间度过。
在市场经济中,不少人经不住钱的诱惑,有直接下海的,有私下里搞第二职业的。不少人也找到张宝生,劝他合伙出去赚大钱,有个朋友曾3次高薪聘用他,但他均一一谢绝,他说:“钱固然重要,但有的东西比钱更重要!”
(潘春俊
郝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