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这份“家业”不能丢那伙蟊贼要严惩

2023年09月26日

西北林机厂干部职工如是说

在经济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诸多困扰自身发展的问题,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便是其中之一。本报连续报道的“创伟公司假冒西北林机厂产品”一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近期的新闻报道,厂里的职工和领导有什么看法?人们对执法机关公正处理这起案件有哪些期望和要求?林机厂的管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带着这些问题,9月4日,记者再次来到西北林机厂,采访了部分职工和厂领导。

几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工人在谈话时显得忧心忡忡,他们是建厂初期从部队转业进厂的。这些老工人回忆说,那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他们打土坯做出一块块砖,先后建起了厂房、车间和宿舍楼。林机厂这份“家业”是他们亲手干出来的,凝结着他们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如今林机厂的产品被别人假冒,他们心急如焚,倍受煎熬。干了一辈子化油器的三车间老工人苏月映说:“我仔细看了看他们假冒生产的化油器,光洁度、平行度都很差,使用起来肯定漏油,这样的产品如果发往林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几位老工人都认为:如果任由创伟公司这样搞,就是“砸我们的饭碗”。

最近省内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为受害企业说了话、撑了腰,广大职工希望继续报道下去,直到案件有了公正的结果。但人们又感到光有新闻舆论的监督还不够,最后的处理还得靠当地的执法机关。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林机厂职工担心这次会不会还象上次处理三维公司一样,罚些钱了事,而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假冒。一些职工甚至表示,他们宁肯少领两个月工资,可以用这些钱去打假。

西北林机厂党委副书记李孟春是该厂今年5月成立的打假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他向记者谈了几点看法:“创伟公司假冒我厂产品,至少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假冒产品的低劣质量不仅会影响我厂的声誉,而且会坑害用户;二是从创伟公司的股权变更及销售额与利润的比例来看,很可能存在国家税收严重流失的问题;三是我厂个别青工见利忘义,偷窃厂里的产品零配件,然后卖给创伟公司及其前身三维公司,创伟公司成了销赃的窝点,助长了青工的犯罪;四是创伟公司的销售手段十分灵活,给客户的回扣较高,甚至引诱我们厂的销售人员为其联系业务。”他表示,打击假冒行为,厂里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厂领导的态度都很明确,从多方面提供条件全力支持执法机关的行动。希望执法机关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使案件早日有一个公正的结果。

西北林机厂工会主席李贤敬在创伟公司造假案发生后,曾带着全厂职工关于“坚决打击侵权制假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呼吁书》到省上有关部门奔走求援。面对记者,他代表全厂职工发出了强烈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创伟公司,没收一切造假工具和全部非法收入,赔偿侵权行为给林机厂造成的严重损失,把少数盗窃、盗用工厂技术资料、技术成果和造假的主要责任人绳之以法,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田勇刚周新安 郝振宇

上篇:陕汽厂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下篇:小鹰100超轻型水上飞机试飞成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9/199709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09/11/2155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