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有一个人,
有一个故事,
有一种事业,
有一个平凡而非凡的人,
有一种普通而神圣的事业,
他使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使阳光在这里更加灿烂。这个人便是西安前进医院院长杨师南。
他让人类健康文明步入了神圣辉煌,他给生命弥漫了一片浓绿,他让生命氤氲了一片温馨的芬芳,他掘生命之源为健康注入永恒不朽的乐章。
维克多·雨果说过:“比陆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杨师南先生的胸怀正应了雨果这至理名言。他的心早已筑成一个恩泽的世界,于是这世界便有了他恒久的追求,让文明战胜愚昧,让富裕战胜贫穷,让幸福多于痛苦,让正义战胜邪恶,正是这种精神,引导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因而,他的事业和他领导的西安前进医院,如日中天,在不断地拓展着人类的进步——
“三秦大地多名医,古城西安汇奇才”。早就听说西安前进医院设有诸多中西医结合的专科门类,社会知名度很高,尤其是该院的皮肤科,其对医学界颇感棘手的少白头、脱发、斑秃的治疗,效果尤为神奇。每天,四面八方的患者,包括兄弟省的,从京城赶来的,还有来自东南亚,港澳地区的,纷纷涌至古城西安西门外北火巷副五号那座镶嵌有“前进医院”四个闪金大字的洁白的门楼内。人们惊叹:患病十多年,花费超万元,求遍南北医,治愈在西安。欢声、笑声、感激之语,赞美之词,一齐汇集在前进医院。在这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个个“少白头”患者治愈后,高兴地把大红锦旗献给院长;一个个“脱发”、“斑秃”病友重新长满黑发后,把鲜花、镜匾插放在医护人员的工作台上。他们多高兴啊,在祖国春天般的怀抱里,在白求恩式的医生的精湛的医术中,久病逢良医,终于企盼到这一天,重新获得了一头乌黑亮泽的荣发,重新获得了人生的欢乐和第二次美好的青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对治疗白发、脱发、斑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前进医院杨师南大夫,早年求学于中医学院,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博闻强志,系统地学习了人体生理、病理和皮肤专科知识,为以后的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又在国内一著名中医学院进修攻读了中医理论,不断吸取祖国传统中医学的精华。从医后,开始注重对白发、脱发、斑秃这种顽症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深入研究。在漫长的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艰难探索,刻苦攻关,熟读中西医精典名著,研究了大量的医学资料。经过病理实验,以及对上千例患者临床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通过辨证施治分型,成功的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治疗白发、脱发、斑秃的理、法、方药,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赢得了海内外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认可,从而也解决了医学界的这一难题。
夏日,在一个洒满晚霞的傍晚,趁医院下班之际,笔者在前进医院一间整洁的诊室里,访问了这位久负盛名的杨大夫。
中等个,戴幅浅度银边眼镜,满头乌亮的黑发,沉静稳健中透出一股坚毅和挚诚,这是笔者对杨大夫的良好印象。
谈起治疗机理,杨大夫谦逊而认真地说:“我也是在不断地探索、观察、总结之中,效果虽说不错,但还想再提高一步,更理想一些。”片刻之后,他就头发脱落的原因作了简短的解答:在人一生中,头发不断生长、脱落,平时的头发脱落因数量少,速度缓慢,故不太觉得。到了老年因生理功能减退,头发脱落较多,属生理现象。若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数量多、速度快的脱发,就是病态。一般讲,引起脱发的全身因素主要有:(1)精神因素,如失眠、高度紧张、焦虑忧郁等;(2)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因素,如伤寒、流脑及其他高热或慢性消耗性疾病;(3)食物中缺乏硫氨基酸或色氨酸等;(4)应用治疗血液病及肿瘤药物的副作用。以上这些原因引起的脱发,速度较快,临床上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关于斑秃,杨大夫介绍:斑秃俗称“鬼剃头”,为突然发生的,边界清楚的园形或椭园形的局部头发脱落。脱落区头皮看上去很光亮,周围头发光泽正常,也没有任何症状。开始为一片,面积较小,而后可逐渐增多,面积增大,严重者头发全部脱落。经治疗后,脱落部分逐渐长出细弱、色淡的头发,渐渐地变黑变粗,恢复正常。祖国经典医学著作《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说:斑秃“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袭人,以致风盛血燥,不能荣养毛发”而致。这是中医对此病记载的发病机理。
谈到“少白头”,杨大夫说,此病目前医学界还未真正弄清病因。从中医理论和临床观察分析,属“血热”所致。祖国医学中有一部叫《儒门事亲》的书,上有这样记载:“年少发早白落或白屑者,此血热而太过也。”此指脂溢性脱发及少年白发。另有记述:“青少年血气方刚,性情易于激动,易致斑秃,亦属于血热生风。”
对于脱发、斑秃、少白头如何辨证论治?杨大夫首先介绍了他的用药原则。他说,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肝肾不足,不能荣华。”临床表现肾虚者则头发稀疏、干枯、脱发或白发,肾气盛则头发乌黑而亮泽。而“头为诸阳之会”,肾虚脾虚湿困导致头部血燥,燥失其养,因而脱发。另有记载:“人有风邪在头,有虚处,则发秃落。”因此,一般脱发、白发的根源是“肝肾不足,血燥气亏。”据此,杨大夫将他的治法作了如下临床分型论治。
(一)、血热型:多见于青少年白发或斑秃。证属血热,生风,证见少年发白或突然掉发(斑秃),脉弱细带数。舌红绎或舌尖红,苔薄黄。治宜凉血清热,用他研制的“乌发胶囊”早晚服用可见效。
(二)、阴虚血虚型:证属肝肾阴虚或血虚发风。证见头皮痒、屑多或腰酸腿软,头发日渐稀落,脉细弦,舌质红,无苔或少苔。治宜滋阴补肾,养血熄风,用他研制的“生发胶囊”服用2—3个疗程即可大见其效。
(三)、气血两虚型:常见病后、产后的脱发。证属气血大亏,血不上潮,发失所养。证见头发脱落,头顶发稀疏,面色萎黄,唇色淡或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等,脉细无力,舌质淡。治宜大补气血,用他研制的“固发胶囊”和“生发胶囊”交替服用即可。
(四)、血瘀型:症见斑秃或全秃。证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养发。证见斑秃日久或全秃,须眉俱落,或头疼、脉涩、舌质紫暗。治宜血祛瘀,用他研制的“生发胶囊”和随症加减的汤剂可以复原。
三
我们正交谈间,突然锣鼓喧天,有病家开辆面包车,停在前进医院大门口,只见两个人从车上抬出一面大红锦旗,上书:“今日秀发亮丽,难忘前进名医”,下款署名患者白某。这锦旗是专赠杨大夫以示感谢之情的,原来陕西渭南市患者白某,今年只有35岁,五年前满头乌发的她头上有了少量的白发,开始并没有在意,时间不长,头发大量变白。为此,她跑遍了渭南市的大小医院,吃西药、喝中药、使用洗剂,办法都想尽了,钱也没少花,就是没有治愈,生活、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白某痛苦不堪,不愿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后来经人介绍,找到西安前进医院,经过杨大夫认真检查,诊断为肾虚血亏,应养血补肾,滋阴益气为治则,加之患者长期精神焦虑忧郁,身体状况不好,杨大夫先是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注意休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接着让她服用“乌发胶囊”又配制其它中药汤剂配合治疗。服药一个多月后,从发际到顶上,白某的头发开始由白变黑,后继续加药两个月,头发全部变黑,且乌黑亮泽,白某激动万分,逢人就讲杨大夫医术高,态度好,用药灵。
还有一位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一封彩页感谢信笺。旅澳华人唐小姐,风华正茂,生意兴隆,不料三年前头顶秀发大片脱落,露出小碗口大的嫩亮皮肉,且伴有头昏、失眠。四处求医治疗,唐小姐自己也记不清吃了多少药,但都不见效,她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压抑,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越花钱、越吃药、病情越重,精神压力也越沉重。偌大的澳州,竟没有一家医院能治好她的病。唐小姐在失望之余,又飞日本,去美国,走南韩,求了10多位洋医生也没能治。此时的唐小姐已是精神颓废到极点,整日以泪洗面,有时真想一死了之。就在她极其痛苦之时,想到了祖国的传统中医,后通过多方渠道打听,得知古城西安前进医院的杨大夫擅治此病,就写信详细诉说了病情,通过分析、诊断、杨大夫用他的“固发胶囊”和“生发胶囊”寄给她交替服用了三个多月后,奇迹出现了,头昏、失眠症状消失了,头发脱落处长出细弱、色淡的黑发,后继续用药两个疗程,患处全部长出浓密的黑发,唐小姐紧锁的双眉绽开了,她又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唐小姐高兴地在电话中向杨大夫道喜感谢,深情依依地喊出了一声:“中医药,OK!”
杨大夫的临床研究成功了。他使大批脱发、斑秃和少白头患者重新获得荣颜美发。他研制的药品在第六届和平周上获科技奖、贡献奖,党和国家领导人马文瑞、汪锋、张爱萍等为杨院长题词、勉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为他题词:“办好前进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农工中央副主席章师明于九七年七月九日上午在西安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专程视察了前进医院,并给予很高评价。当报春的喜鹊衔着赞歌款款降临,当吉祥的彩蝶挟着欢乐翩翩飞翔时,杨大夫在兴奋中却异常冷静,他没有得志的优越感,也没有功成名就的骄傲,他说:“科学是无止境的,而医学阶梯的攀登从来就没有终点。作为一个医生,永远应是艰苦地永无休止地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不能来半点满足和松劲。”夏夜,当古城西安的高温热浪把人们驱向街巷露天场地,那么多的男女老少,赤裸着腿脚,在一起聊天乘凉时,工作了一整天已十分疲累的杨大夫却仍在闷热的小屋灯下阅读中医经典著作,或翻阅病历,或一字一句认真地给远方的患者复信,即是自己有病卧床打吊针,还指使身边助手们尽快把药品给外地求治的病人邮去。
作为万物精灵的人,当他们受到病痛的摧残与折磨时,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对于那些脱发、白发、斑秃的患者们来说:他们生活在普通人中间又不在普通人中间,他们更象是另一维空间里的一群生灵,灵魂和肉躯栖息在一根行将断裂的枝头,现实的生活于这些苦难的患者,如同一场痛楚的梦魔,活着,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而一个真正的,可以称之为医家的人是祛除病人的苦痛,给他(她)以健康和快乐的体魄为自己的至高目标。杨师南大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高超的医术如同一盏明灯,在一条长长的黑暗的隧道中,给患者以光亮的牵引,使他们经过跌跌撞撞、坷坷坎坎又回到了和风习习、阳光普照的人间。
陕西周至县的一位教师张某,今年50岁,二十年前开始患脱发,严重的时候,梳头时头发随梳子大把大把脱落,不到几年功夫,头发便脱得只剩下脑勺后的一圈了,且伴有严重的头痛。为人师表,未老先衰,张老师灰心不堪。此间,他先后在西安各大医院诊断治疗,前后服过的汤药几百付,光药渣少说也能堆成一座小山了,但收效甚微。张老师灰心了,加之这几年的药费,已经好几千元了。爱人没有工作,三个孩子尚小,家庭生活极其拮据,张老师内心感到非常痛苦,甚至丧失了走上讲台的勇气……。打那以后,一顶黄军帽不论春夏秋冬伴随着张老师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毕业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张老师内心的凄苦从没有减轻过,直到去年,他从一家报纸上看到杨大夫妙手治脱发的消息后,心又动了,抱着一线希望冒昧给杨师南大夫写了一封信,没料到,几日之后,杨大夫从西安回了一封达千言的亲笔信,信中为他分析了病因,阐明了治疗方法,随信寄来了两盒“生发胶囊”建议先服用一疗程,看看效果。张老师很感动,服完一个疗程后,头痛症状基本消失,赶忙写信述说了自己的情况,很快杨大夫又寄来了两个疗程的药。当服完这两个疗程的药后,张老师感到头顶发痒,查患处,有细弱的黑发生出,他信心倍增,接着又加药服用两个月,年过半百的张老师又长出了满头乌发,他激动万分,二十多年了,从没有摘过帽子的他,终于告别了那顶黄军帽,还让儿子给他拍了一个整卷的不同神态的彩色免冠照片,同事们都说张老师“返老还童,”年轻了很多。后来,张老师专程来西安感谢杨大夫说:“杨大夫您这种高尚的医德,令我莫齿难忘。”并对杨大夫高超的医术表示深深的赞叹,感谢他给自己带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
咸阳市工商银行一位姓王的青年给前进医院来信,以激动的心情叙述她服用“乌发胶囊”后病情好转的情况。信中说:“我今年24岁,1995年冬天开始脱发,且有一半多的头发变白。为了解除痛苦,常用洗剂染发,效果一直不佳,戴上假发,怕同事们看出破绽不说脏了不好处理,一直很痛苦。到了去年,情况更糟,脱得稀稀拉拉的头发几乎全部变白,经几家医院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由于有了这块心病,终身大事也总是解决不了,觉得活着太没意思。直到今年六月。用了您给的“乌发胶囊”和“生发胶囊”后,情况有了好转,现在已经服了两个多月了,头发已经开始变黑,有少量的新发生出。现在我信心很大,不象以前那样易怒了,上班时的心情也好多了,我衷心地感谢您,杨大夫。”
“大医精诚”,这是我国人民对古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等人的高度赞誉。而杨大夫也常常勉励自己:“医学孙思邈,生当做人杰。”他从不把荣誉、金钱看得很重。去年他被选为西安市农工民主党委员,又是美国中医研究院特聘教授,世界中医药学研究会员,还被选为陕西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的理事等,但他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这些任职。他领受了不少奖状、牌匾,也从不炫耀张挂。他心里,只有自己的科研攻关题目,只有广大患者的痛苦。1996年隆冬的一天,陕西旬邑县一位姓赵的中年农民,领着一个15岁的男孩赶到西安前进医院找杨大夫哭着说:“好大夫,你想想办法,我娃年轻轻的,头发却越来越变白了。在县里吃药、打针治了一年多也没效,几千元的药费没啥出,粮也卖了,牛也卖了,全家人愁的没法子,只借了点路费来找你看病,要是花钱多我们就回去了,要能照顾点就给娃治一治。”杨大夫听罢这些话,看着衣衫褴褛,神态憔悴的父子俩,心头一阵酸楚,连忙说:“一定照顾你们。”他立即给孩子查病诊治,并安排父子俩免费吃、住在医院。月余后,当孩子的病情大有好转后,杨大夫又给免费带了两个月的药,父子俩临别时千恩万谢,拉住杨大夫的手抽泣着说:“您救了我孩子,也救了我们全家啊!”
像这样体贴、关怀贫困地区农民患者的例子实在太多,可以说不胜枚举。如今在这个唯金是拜的群落中,充斥着太多的伪善和险恶。“假”、“大”、“空”如汪洋恣肆洪水般地泛滥。而杨师南院长在医药界能够迅速崛起,赢得数万名患者的信赖和敬仰,靠的是什么呢?翻开这一封封患者来信,听着他们含着莹莹热泪的心声,我想,一切都不用去加注别的注脚。“真诚为患者”这便是庄严的承诺。以“人道为本,济世救人”为己任者,才会为患者真正的“救星”,只有以一副平和的心态,在所有的浮华面前心中永存一个“真”字才是真正的悟“大道”者。杨大夫既是临床医生,又是一院之长,他在全院职工眼中,既是当家人,又是做人的榜样,他以自己的人格力量,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感染、带动了全体医护人员,使职工甘愿把自己的命运同崇高的医疗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高度主人翁精神。四
采访完杨大夫,笔者十分感慨,心想,对于忘记自己,只知为他人造福的人,人民将永远感谢他,医道宽广,医者崇高,救死扶伤,为人楷模。让我们对杨大夫和他的医疗事业表示深深地祝福。
刘星1997年8月30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