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渭南市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管理局对农民合同工实行正规化管理,对待民工与国家正式工在政治上一把尺子,工作上一个标准,生活上一样待遇,到8月底,已有21人先后加入党组织,26人被转为国家合同制职工,7人担任站(厂)中层领导职务,32人分别获得农技师、助理农技师与高级驾驶员资格。
东雷抽黄灌溉工程是目前我国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该工程建设初期属于民办公助性质,招用了大量的民工从事工程建设安装和后勤服务工作。1989年,随着工程正式交输使用,管理局对民工进行了几次大的精减,最后保留了86名机电、水工、财会等业务骨干,他们全部参加过机电设备安装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业务熟练,劳动技能强,政治素质好,是灌区建设和管理的一支骨干力量。为了使他们安心抽黄事业,局领导从规范内部管理行为人手,做到农民合同工与国家正式工四个一样:一是在政治上,发展党员、选聘干部、评比先进及各种政治学习等,民工与正式工一样对待;二是在工资待遇上,对农民合同工根据工作年限、劳动技能实行等级工资,凡正式工普调工资,民工也随着普调,在奖金补助方面,民工与正式工同一岗位,一样奖金补助标准;三是在业务文化学习上,鼓励民工参加各类面授、函授学习,同正式工一样报销学杂费用;四是在生活上,无论公伤还是因病住院医疗费报销、家庭困难照顾、父用丧葬补助等,民工与正式工一样的标准。在坚持四个一样的同时,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从1994年起,管理局每年从农民合同工中,选出一批优秀分子,转为全民合同制职工。由于单位把民工当主人,积极办实事,使民工们彻底打消了临时雇佣思想,把单位当家园,爱岗敬业多奉献。现在,这个局的枢纽站、各系统的咽喉站的值班长基本全部由农民合同工担任,机电、水工等岗位上都有农民合同工挑大梁,每年单位评选先进个人,农民合同工都占有较大比例份额。
(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