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宽
商州市南秦水库边有人落水,围观者颇多,但无人去救。例外地跳下水救人者,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张友先生。张老先生救过人之后,对慰问者的回答很简单:“别管我,我这把老骨头硬着呢!”
是的,这把“老骨头”的硬度是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硬得很。比起围观者中的“年轻骨头”、“青春骨头”、“新潮骨头”,不知要硬多少倍!
“骨”者,身之“本”也。张老先生七十多岁,不可谓不“老”,他的骨质无疑是在已经逝去了的年代形成的。若干年风雨沧桑,头上有了白发,脸上有了皱纹,但是,他的“骨头”偏偏仍是硬的,可见当初正“健骨”上所付出的虔诚和功夫。
悠然围观,见死不救的那些年轻人,并非甘于卑怯,甘于平庸。若是在另外的事情上,你斥其“怯”,讥其“庸”,他是一定要搞争并反讥的,还有可能当场表演给你看,让你承认他是“高层次”人物。遗憾的是,他所能表演的,又无非是“肉”的丰腴,“体”的标致,“美”的华,“形”的富有。至于“骨”、“心”、“德”、“气”则淡漠得很。
现有一种令人担忧的时髦,即许多青年都患上一种“盲目性青春优越症”。认为凡是“老”的,“旧”的,“传统”的,“昔日”的,“时代”的,都是遇腐的,可笑的,是应当鄙夷的,抛弃的;凡是“新”的,“年轻”的,“时髦”的,“流行”的,都有资格傲睨一切,神气活现。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的大义行为,足可以把许多“新潮”反衬得黯然失色。舞台上那些扭着屁股的歌星所唱出“青春风采”,屏幕上那些袒胸露乳影星所示范的“爱的歌颂”,豪华饭店中由大小“饶包”所表演的“大款风度”,高档轿车中由真假“经理”所卖弄的“活得潇洒”,在张老先生这一幕壮丽举动面前都大大跌了价。
实话说来,一个人的骨头软了,骨架散了,骨质糠了,任脸上涂多少美学彩釉,任身上镀多厚多度水银,任嘴巴上挂多少新潮辞令,都是不能享有高价的。
一人个的骨头软了,关系不大,医院就可治,一代人骨头软了,问题就很严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若是软骨已成“时髦美”“流行美”“正常美”,就应该从国策的高度考虑匡正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