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具,教人怎能买得起?

2023年09月26日

文/若鲁

走进商店,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的文具琳琅满目,使你仿佛置身于玩具大世界。我们在为厂家的奇妙构思惊叹之余,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这些产品是文具还是玩具?

文具高档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文具花样不断翻新,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玩。橡皮制成五颜六色的卡通形象,晶萤剔透,十分诱人,四五个一套出售。文具盒走向多功能,按下不同按钮,一个个仓门就会打开,神奇无穷,对小孩极具诱惑力。

往日普通的白条橡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的香味橡皮,价格则从以前的几分钱上涨到两三元、七八元甚至十几元不等。其它文具的价格更是贵得吓人:一个书包动辄一二百元,一套24色可溶性水彩铅笔售价550元,连专削铅笔的削笔机也卖到了近300元。笔者注意到,在一些大型商场,文具产品大都是进口的,其中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最多。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进口文具数量越来越大。圆珠笔1996年的进口量比1990年增加了数十倍,进口量增长最小的铅笔,1996年的进口量也比1990年增涨了1倍,超过了1亿支。

进口产品的大量倾销,迫使国内生产厂家改变产品结构,使文具生产向高档化、贵族化、玩具化方向发展。致使文具的价格迅速上扬,有些文具的价格昂贵得简直令人咋舌,因为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深谙小孩的钱最好赚。问题是如此昂贵的价格为何阻挡不住孩子们的购买欲望。北京城乡贸易中心文具柜一两百元一台的削笔机有时一天竟能买出四五台。就是在这家商场,一个叫李文军的初二学生买了台98元的德国产削铅笔机作为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有人问他怎么买这么贵的文具,他指着货架反问:“98元还算贵?那边还有两百多元的呢!”如此消费心理,怎不令人担忧?

文具消费有误区

文具高档化、贵族化、玩具化,带来了三大误区:

市场误区:生产和销售高档文具,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就是普通城市家庭也难以承受高档文具。武汉一位叫梅红的学生家长就对高档文具发了一通牢骚:“文具就是文具,玩具就是玩具,二者不能混为一体。文具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玩的,它应该简单、实用。不少文具附加了多种与学习无关的功能,以提高档次,这就给家长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不买吧,孩子又哭又闹。更可气的是一些文具价高质不优,更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教育误区:一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一些厂家、商家认为,多功能文具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其实不然。北京京源中学校长麻保山说:“文具要讲实用性。一些文具变成了玩具,既容易损坏又容易使学生上课分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绵涛教授认为:“玩具式文具干扰学习或丧失文具作为学习用具的功能,以致文具与玩具的易位,是不应当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学生上课、做作业要集中注意力,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而把文具搞成玩具样,其引发的后果恰恰违反了这一点。本来就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们,怎能经得起这种‘文具’的诱惑而不分散注意力呢?”二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一位叫许承容的小学老师说:“高档化、玩具化文具流行,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的孩子书包太大,只能放在椅子上,占了2/3的位置,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买不起高档文具的学生就偷别人的,这对小孩的思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武汉一位叫刘语林的小学校长说:“给小孩子提供高档化、玩具化的文具,让其高消费,不利于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品质。”一位叫吴敏的学生对笔者说,他用的“水笔”在班里属较低档次的,笔芯11元一个,每两个星期用一个。而他的同学大都用100多元的派克笔。文具的消费必然影响到其他消费,如此追求高档名牌无疑是一种不良习气。

导向误区:小孩天真无邪,对他们要有正确的导向,就象不能让他们接触色情、暴力、凶杀读物一样。高档玩具也会引起中小学生互相攀比,追求奢侈豪华,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小孩买文具时根本不问价格,往往是哪个好玩,哪个新奇,哪个功能多就买哪个。再就是你买我也买。—位姓赵的先生说:“家里的文具盒有一大摞,上到高中毕业也用不完。小孩买文具的标准只有—个:比照着同学的买。他根本不管是否需要,也不考虑家长口袋里有没有钱。”

文具,还你本来面目

文具不是玩具,不是收藏品,是学习的工具,讲求安全、实用、耐用、价廉才是文具的本来面目。当前文具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它与社会中的盲目高消费有关。社会上的高消费观念折射到少年儿童心灵中去,引起学生文具消费追求高档化、新奇化、玩具化。要还文具的本来面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厂家和商家要自律,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重视社会利益,不能仅根据小孩的好奇心理生产销售产品以获取利润,文具的生产销售应从关心下—代健康成长出发,生产销售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有益于社会的产品。其次,家庭要自制,家长要为孩子把关,不能一味顺着孩子的要求。其三,学校和社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学习文具理性消费,养成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上篇:没有了
下篇:让老人安度晚年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0/04/2174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