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勇攀高峰

2023年09月26日

(上接一版)

制粉班的工作环境差,密封点有7290个。职工们对这些点一一清查,详细记录,还彻底清扫了长年的积粉。通粉仓四周都是煤粉,在清理中,班组长、老工人带头钻进去。因气温高,不一会儿,人就感到气闷头昏,浑身大汗淋漓。人从煤仓出来,一个个就同“黑人”一样。他们还在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从而掀起达标治漏的热潮。在安装给粉机过程中,班长常民民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凭着多年实践的经验、凭着对工厂的责任心、凭着主人翁的责任感,发现某地发来的给粉机型号不对。如安装运行,不但会增加工厂的能耗,增加成本,而且还很难查出“结症”。他立即向工厂汇报,使生产厂家更换了16台给粉机,为工厂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汽机本体班管理着5台机组、6台除氧器,共有5584个密封点。他们要求:小缺陷不过天,大缺陷及时解决。先后搞了23次技术表演,20人次的技术问答。提高了职工处理泄漏问题的技能,无一处泄漏。

变配电班是工厂达标治理的典型,他们先后三次对所辖设备进行检查,摸清了设备泄漏的全部情况,对29670个密封点制定了责任到人的措施,建立消除台帐,每消除一个泄漏点都有记录。如今这里没有一处泄漏点,使前来参观的同行赞不绝口。

进入6月份,是工厂治漏的最后阶段,1、2号机的油系统表计渗油,虽经过多次处理,效果仍不明显。仪表盖内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且位置高,难操作。热工流班的职工冒着灼人的热浪,对1号所有盘上仪表系统进行加垫换盘根。3号、4号机的手轮上有小孔,经常向外渗油,职工们开动脑筋,用铝丝一个个地封堵。共消除渗漏处259个,所有汽机操作盘上的电缆洞全部堵塞。

职工贺志勇家在西安,为了治泄漏,他几个星期也没回过家。家里搬家多次催他回去,他一直到完成改造项目才匆匆回家。职工贾琴的母亲病重住院,她赶到医院看母亲已从病危中抢救过来,又急忙赶回工厂……象这样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职工还有很多很多。

更令人敬佩的是连那些退休的老工人也惦着、想着工厂创无泄漏的事。退休职工徐智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经过测算,发现工厂力热器水位调整器不能保证正常运行,严重威胁安全生产,降低经济效益。他及时向厂领导反映,工厂采纳他的建议,将全厂水位调整器更换,彻底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为工厂增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水平

企业发展不但要靠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要靠一支有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电厂是技术密集型和事故多发型的企业,该厂在抓安全文明生产、抓提高经济效益、抓各项管理等工作中,始终不忘抓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工厂每年要拿出近30万元用于职工各种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凡进厂的新工都要进行各种技术培训。上岗要考上岗证,一岗多人靠竞争。大学生进行轮岗培训,运行人员进行全能岗位培训,不但让他们懂电气,还要懂锅炉运行。科室管理人员也要轮岗培训。工厂还投资购置20台微机,举办微机学习班,让每名管理人员学会操作微机。目前已有50多人参加培训,涌现了一批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工厂安全文明生产。

工厂还积极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大中专班函授学习,如拿上毕业文凭,报销75%的学费。现有100多人参加大专以上的学习,有88人通过了中专函授毕业考试。

该厂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与西安交通大学联系在工厂开办大专函授班。目前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有80多人正在攻读;派一批生产骨干,承包宁波一家中外合资电厂的运行工作。让他们学习合资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学习沿海开放城市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强化职工的自身素质,不但支援了对方,还为工厂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他们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反事故演习,纳入工厂技术培训规划中,常抓不懈,涌现了—批业务技术尖子和能手。在西北电力系统比武中,职工李胜利获高压焊第一名,邵明月获钳工比武第一名。李日升在电力部火电厂高压焊比武中获优秀焊工称号。正因为工厂有着浓浓的学技术氛围,有着—批技术尖子,西北电管局把户县热电厂定为起重工、化学工培训基地,钨金瓦浇注培训班基地,为电力系统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全厂职工文化层次发生了明显变化,在1879名职工中,大专以上288人、中专287人、高中425人、中技毕业279人。一支技术素质高的职工队伍,为工厂完成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这次工厂创无泄漏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更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汽机本体班安装油档同轴径之间的误差不能大于0.05毫米,底部间隙也不能大于0.05毫米。否则,要么安装不上,要么安装上了要渗漏油。可这个班的工人就是凭着高超的技术,一次安装到位,误差在0.02毫米至0.03毫米之间,结合部不漏不渗。

如今,这个有40年历史的老厂仍在高效能的运转着,除了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的科学管理外,还有一支思想进步、技术过硬、热爱工厂的职工队伍,这就是户电厂发展的本钱。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来宾参观该厂后,看到超期服役的老机组还在超负荷正常运转,他们心服口服,认为户电人的管理是一流的,中国的工人是可以信赖的,并愿同该厂合作。

面对市场经济,面对未来,户县热电厂的前途是光明的,他们期待着投资27亿元的技改工程早日开工,并有信心、有决心,不但能管好现在的老厂,使其充分发挥余热,也更能管好新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添彩!

户电人不仅有值得自豪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篇:“114”救了他的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0/1997100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0/07/21755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