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德铭
有位家长为五岁的儿子买了一个“X达”牌泡泡糖,可是当打开盒子一瞧,里边竟冒出了一个小卡片,上面一位身着“三点式”的女子赫然入目。儿子看后不解地问妈妈:“阿姨怎么不穿衣服呢?”妈妈无言以对。另有一位家长,为孩子买了一种名叫“金88”的小食品,在盒子内的金四兄弟飞片上,居然写道:“今晚你会来吗?女同学喜欢我,为爱心醉,我心依旧。”
有位家长在教女儿写“篮球”两个字时,女儿却大喊错了,并拿出一本看图识字读物,翻到印有“监球”一页为证。上海一名初二学生,在课堂上认为老师把成语“无与伦比”的“伦”字写错了。于是,老师让他写出正确的,他毫不犹豫地写了一个“轮”字。老师只好向全班同学问道:谁写得对?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写错了。学生的理由是,电视报纸的广告上,都是这么写的。
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成都十多家大商场出售的游戏棋中竟发现了如下“奇迹”:《花花世界》的一条规则是:凡持“强盗卡”和“黑手党卡”者,可向对方收取10美元;《亿万富翁》说,通过下棋,可以从一贫如洗成为不可一世的亿万富翁;《游乐世界》称,如发现叔叔的钱夹中有零钱,可以完全取走;《整人专家》棋盒上竟印有“整人过程绝不手软,整人之后绝不后悔”的字样。
按说,今天的“小皇帝”们是够幸福的,他们需要什么,家长即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尽量给予满足。但若从与孩子关系密切的电视、儿童读物、玩具、食品等所宣扬的暴力、色情、金钱及文化方面的谬误看,这一代孩子又随时面临着被侵害的可能。因此,为了下一代,作为关心青少年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大家都应拿出点正义与良心,甚至用法律来维护孩子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