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相信,吸烟成瘾的耿官振师傅,竟然与自己的“精神食粮”绝缘了。然而这是事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给你徐徐道来。
有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铁道部劳模等一大串光闪闪“头衔”的耿官振,是西安铁路分局列车段运转车长。他的先进事迹在本报重点报道后,在省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反响。为了在铁路系统更好地推出这一典型,今年8月间,铁道部组织部派员到西安专程为他拍专题片。由于拍片需要,他随拍摄人员一起,冒着酷暑来到江苏灌云县南港乡南港村的助学对子张金女、张金环姐妹的家。
那还是1993年的事,经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办公室搭桥,耿官振与张金女姐妹结成助学对子。他从办公室获悉,这两个小孩要上完小学,有300元就够了,于是便给张金女姐妹寄去了300元。可谁又能料到,他们一来到家里,却愣眼了:这300元对她们俩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仅供她们上了一年学。原来,他们这里小学一学年就得300元钱。张金女姐妹俩,一个12岁,一个10岁,父亲因患癌症,几年前就去世了,而且母亲是一个残疾人,丧失了劳动力,她们的哥哥也才16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也到外地学理发去了。他们的生活十分困苦,现在仍住着建了二十多年的用泥土堆砌的两间破草房,里面什么家具都没有,仅有铺着补满补丁的破棉被的两张床。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上学简直是天方夜谭。耿师傅把这一切都记在心上。在临走时,撇下了随身携带的500元钱。他动情地对孩子们说: “以后,伯伯每年给你们寄600元钱,扶持你们上学。”这话音一落,两个孩子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
决心好下,可这600元钱从哪里来呢?他考虑到自己家里并不富裕,而且,还要在社会其他方面“献爱心”,一年要拿两三千元。从老伴给的每月200元生活费中挤,显然是不可能的。再从家里拿又不忍心。于是他就算了一笔帐,他每个月吸烟需要七八十元,一年下来,就是900多元,如果把这笔钱省下来,助学的钱不就解决了吗!于是,耿师傅就下决心,将自己近40年的生活嗜好戒掉了。要说戒烟中的那般难受劲,恐怕大家会可想而知的。本报实习生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