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两年,康贝公司(三五0七工厂)在抓多种经营时放松了主业,致使最具优势,可以大批量生产的行业服装业务大量流失,企业效益下滑。去年下半年,西安康贝制衣实业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后,及时端正企业经营方向,狠抓主业,带动了多种经营,使企业步入坦途。1996年,企业亏损2000多万元,今年1至10月上旬已扭亏1500多万元。
新的领导班子首先及时地调整经营思想。去年9月份,有一批量大、品种多、交货期紧的外贸任务,外商联系了不少厂家都没能谈成。康贝公司权衡利弊后果断与客商签约,承揽了这批2000万元的任务。同时决定,对一些利润小,甚至没有利润的小批量行业服装,也接过来干。并确定既做高档西服也做普通西服。下半年组织生产的两万套普通西服投放市场,受到顾客的青睐。
在抓好主导产品的经营过程中,工厂党政领导一齐抓承揽业务、千方百计“找米下锅”。1996年下半年,为了弥补3000多万元的任务缺口,他们先集中一个月干军品,再由党政领导带队多次外出承揽业务。厂领导在十来天的时间里驱车数千公里,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等省的二十多家客户,恢复了同一些老客户的关系,发展了一批新客户,承揽回200多万元的零星任务。
新的领导班子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大大提高。现在,康贝牌服装不仅是陕西名牌,全军名牌,而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了解,共和国从将军到士兵,相当一部分人穿的是康贝服装。省内不少出国人员出访专用西服,是在康贝定做的。康贝行业服装拓宽到铁路、公检法、工商、民航等领域,加工承揽产品遍及西北五省及广东、四川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康贝先后与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出口各类服装达五十多万套(件),产值五千多万元。省内专卖店已发展到32家。无论款式、用料、做工、均不逊于真正的“皮尔·卡丹”。本报实习生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