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北二棉:

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

2023年09月26日

西北二棉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实际学邯钢,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扭亏增盈再创业的良性发展之路。

该公司在“七五”、“八五”期间实施的大规模技术改造中,先后从日本、捷克、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从纺到织形成“两无一精”(即无接头纱、无梭织机、精梳)的生产能力。尽管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高难度产品的技术条件,但品种陈旧,盲目大批量生产,导致企业产品市场销路不畅,经济效益滑坡。针对这一问题,他扪把学邯钢活动与企业正在进行的扭亏增盈工作结合起来,实施“抓两头促中间”的“哑铃式”管理,即:严把原料投入和产品销售两个关口,强化运转操作、设备维修、工艺管理和产品质量等中间环节,见缝插针,步步为营,首先通过核算外销产品的出厂保本价,对于无法在市场上盈利甚至未出厂就亏损的产品果断地停止生产。实施这种与邯钢经验相结合的“毛利测算法”,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发挥技改优势,扼止亏损势头。从1996年7月开始,西北二棉从消灭亏损产品开刀,加大调整产品结构的力度,向织造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支、细薄”方向的转化,并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拓宽市场提高效益。

严格按照“增畅、限平、关滞”的原则组织生产。公司每接一个合同,都要先由财务部门反复测算,找出盈亏平衡点,算出边际利润,根据需求批量测算出总利润大小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订单。技术部门和生产车间根据测算结果和“效益优先”原则采取调整措施组织生产,从去年7月到今年7月底,已累计翻改品种布机达2252台次,细纱机721台次,共计消灭亏损品种29个,全公司纱布生产达到36个品种,其中新开发的品种达29个,投向市场后反响较好,新开发的仿羽绒涤棉细布供不应求,客户交了定金后还要排队等货。精梳涤棉布也销路看好,创造了不菲的利润。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不仅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转”灵活机动的产品结构优势,而且从“小批量多品种”向“小批量高档次”发展,使产品档次和高附加值不断上升。 (柴福德周宁光)

上篇:企业兼并不能靠行政捏合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0/30/2181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