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往日已经遥远,而那段人生,那份通信的友谊和读信的快慰却久久留在我心上

信得怀念

2023年09月26日

文/赵建国

一位远方的朋友刚装了电话,在告诉我电话号码的同时却说:“还是多给我写写信吧。”我笑笑,当然明白他的心意:怀念信。

和朋友的想法一样,我总觉得信与电话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说出来就干巴巴的,没有情调;而写出来时,你会感到字里行间波光粼粼,情景交融。有时一封好的信,可以让人在反复阅读中得到一种享受。至于伟人、名人的书信,就更是一种人类的财富了。像鲁迅书信、朱自清书信、傅雷家书、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等都颇有思想性、艺术性,现在读起来仍让人爱不释手。

但是,现在的人大都不爱写信了,觉得有事打电话方便,电话里随便讲讲就算完事了,写信还要斟字酌句,颇费思量。常见到这样一些年轻人,虽然朋友很多,却几乎没有书信往来,只有电话号码。

回想我当年在农村插队时,.是最喜欢有信来的。邮递员一来,我们赶快簇拥上去,七嘴八舌地问:“有我的信吗?”拿到信的就眉开眼笑,满心欢喜,边走,边拆,边看;拿不到信的就有点灰溜溜的,甚至垂头丧气地抱怨:“我家怎么不来信?”有时候在田里干活,便急忙丢下手中的锄头,镰刀,跳过沟沟坎坎,在田埂上跑着,喊着:“哦!邮递员来了!快拿信哟!”当时我们正当青春年华,远离家乡,同学又分散在各地,生活清苦,于是就思乡,思亲人,思前途。那时我们非常想读书,可当时很多书都被列为禁书,弄不到。单调的生活使我们更渴望友谊,于是我们知青间就彼此通信,相互倾诉。那真是一种“信文化”,是我们所向往的精神乐园。

现在的年轻人则不同了,他们有那么多书,还有电视、录像、歌舞厅,生活优裕,也就没有写信的兴致了。就是写了,恐怕也是寥寥数语,清单式的不带什么感情。不像我们当时的信,总拥有一份感情,一份友爱。可话说回来,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即使感情深,也得挑着词用,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赤裸裸的,直说“亲爱的,我爱你!”

往日已经遥远,而那段人生,那份通信的友谊和读信的快慰却久久地留在我心上。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普通男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1/1997110107-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01/2182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