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市场经济的新机遇

——关于当前下岗职工增多现象的反思

2023年09月26日

当前,越来越多的职工下岗,于是有些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尽管生活水平低,可是我们有工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们却失业了,我们的社会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前进。那么,如何看待当前下岗人员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多这一现象是在城镇每年新增700多万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显然不是那种资本主义经济大幅度波动所造成的周期性失业现象。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在短期内将很难改变,这不仅仅是当前的经济政策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六十年代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基数过大所造成的。近十几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劳动力近1700万人,尽管这一时期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年平均净增就业岗位1300多万人,但还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当然,失业现象也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据调查,目前我国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富余人员有3000多万人,严重的冗员现象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机制的转换,也使劳动者丧失了劳动热情。随着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促使过去的隐性失业显性化。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再就业工程,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但是做这项工作遇到的最大难点是下岗职工的观念转变问题。目前仍有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明,认为自己下岗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还有部分人迷恋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怀念“大锅饭”,下岗之后择业观念陈旧,不是全民的不干,离家远的不干,苦脏累活不干,丢面子的活不干,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还挑挑拣拣,这样的就业观何时才能实现再就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应用,传统产业的劳动力吸纳逐步下降,这就要靠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服务行业需要大量人员,而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还没有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需要人们转变就业观念去从事服务性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失业率都在20%左右,欧盟成员国整体失业率为11。4%(96年),相比之下我国的失业率还是很低的,但为什么我国老百姓的反应会如此激烈,以致于下岗、再就业成为热点话题呢?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所以要想鼓励下岗职工到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就业,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失业、养老保险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参加社会基本保险,消除公有制经济实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解除在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商品社会中,失业、下岗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下岗职工能否面对现实,尽快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与再就业。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批职工下岗的同时,市场又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从这个意义来讲,下岗是社会为这些职工提供了更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这相对于“只能进不能出”的刚性就业体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鹿锋)

上篇:没有了
下篇:陕西兵工系统送温暖工程扎实得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15/2186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