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余
电视机作为当代城市的一个文明成果,还在八十年代初就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夜晚来临,一家三口,当有人“啪”地一声打开电视机之刻,我们就开始了并非物理意义上而是时间意义上的切割电视。
儿子尚在襁褓中,我们就抱着他看电视,逗乐、解说,以此来让他认识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等到他懂事了,自己能捏着摇控器看了,我们才发现,切割电视时间的首席专利早已非他莫属。莫名其妙的卡通片、荒诞不经的功夫片、扭腰摆臀的歌星,这些为我与妻最不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儿子却能不眨眼地一气看上四五个小时,这种无节制的切割的意味,就是妻子不得不放弃在同一时间不同频道播出的言情片,还有我所看好、质量上乘的专题片。我无法洞悉儿子从他所热爱的电视里得到了什么,但有一点则很清楚,儿子作为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和他的许多同学早在小学就戴上了近视眼镜,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徽记,而不是知识富有者的表明。还有一条我拿不准:在儿子的心目中,是电视第一,还是老子第一?感情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儿子把大段大段的时间切割于电视,和我的对话交流,日均充其量也就是十分钟而已。电视机作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成果,在我付出钞票之后,会不会还要以分割血亲情感为代价呢?
说电视不好,这有点像那只吃不到葡萄就说它酸的狐狸。儿子上高二课业繁重而无暇顾及电视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自己这一心态。事情明摆着的,对于我等工薪阶层来说,晚上的电视几近等于我们夜生活的全部。就和妻子争,又争不过,只好到阳台上气呼呼地抽闷烟。妻子看电视,我看她,看着看着,就觉得妻子亦是一部电视剧,居然比那肥皂泡沫剧真实动人多了:托腮凝视的她,舒心一笑的她,惊鸿一瞥的她,潸然泪下的她……这个时候,我便揣着满肚子的恶作剧走上前去盯着眼睛问她:“沙子钻进眼里啦?快让我揉揉!”我就闹不明白:兑了那么多水的所谓言情电视剧,就能赚得妻子的泪水?
切割给的电视时间是在晚上十一点半后,娘儿俩已各自就寝,客厅里,我捏着遥控器依次调换频道两遍,也就到了零点。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关上机子,忍不住兀自感叹一声:咳,分割给咱这大老爷们的这段时间电视,无头无尾,浮光掠影,怎么就同鸡肋一般,食之无肉,弃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