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垃圾处理是涉及国计民生、政治外交的大事情。下面介绍几个合理处理垃圾的小故事。
加税减垃圾德国至少有500个城市在考虑征收“包装税”,此举并非因为当地政府缺钱花,而是想通过提高产品成本来逼迫厂商节省非必要的包装材料,最终目的是减少即拆即扔的包装垃圾。
有些厂商强烈反对“包装税”,曾向黑森州行政法院起诉,要求阻止这项措施。但法院倾向环保,作出支持“包装税”的判决。卡塞尔市针对一次性使用的瓶罐和餐具(包括纸杯、塑料杯)征收包装税后,快餐业受到很大触动。政府方面允诺,如果快餐业恢复采用可循环使用的餐具,仍可免去这项税收。
在英国伦敦的超市里,马夹袋是需要顾客掏钱买的,目的也是减少浪费、保护环境。
透明垃圾袋之争外国人初到日本定居,须知事项中有一条,是背熟每星期的哪一天扔什么垃圾,切切不可搞错。残存食物和菜皮、果核被称为“生垃圾”,也是放在专门的垃圾袋里有固定日子来收集。
德国的生活垃圾也实行分类收集。菜皮、剩饭之类都放在褐色垃圾箱里,每两周回收一次(夏季每周一次),发酵后做肥料。废灯炮、碎陶瓷片等无回收价值的垃圾,则投入黑色垃圾箱,用于填埋。
电子垃圾可淘金美国芝加哥的戴维斯和毕斯是两位当代淘金者,他们并不是在山洞或河谷里从砂石里淘取金沙,而是在报废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中回收黄金。戴维斯和毕斯成立了一家“电子仪器还原专家公司”
原来,旧的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许多集成电路接脚和印刷电路板都是镀金的,“还原公司”每星期处理10吨电子垃圾,今年可赚700万美元利润。戴维斯和毕斯对自己用何种技术从电子垃圾中淘金秘而不宣。
(摘自11月12日《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