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欧阳修“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朱熹“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曾国藩“三有”有志(“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有识则学问无尽”),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鲁迅“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茅盾“三式”乌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精读式(品味作品好处),消化式(汲取精神)。
李公朴“三条”一“读活书”(多读言之有物,生气勃勃之书),二条“活读书”(读书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三条“读书活”(读书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翦伯赞“三步”第一步通读全篇,第二步有重点地读,第三步做好笔记。
王汶石“三遍法”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第三遍再浏览,求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苏步青“三学风”严肃的学风,谦虚的学风,刻苦钻研的学风。
陈景润“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徐特立“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读书摘抄法。
毛泽东“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之事。 (安广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