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上帝”是否有点残忍,对孩子的“囚禁”竟然从童年就已经开始了。

“鸟笼”中的童年

2023年09月26日

文/石琴

人一生最难忘怀的是童年。童年会影响人的一生。

住在单元式的商品楼里,吃喝拉撒睡自成一体,与邻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大人也许还能落个清闲,但却苦了孩子们——独自无伴地在“鸟笼”式的空间里喜怒哀乐。

女儿从降生下来,便在钢筋水泥构建的天地里和各种不能言语的玩具作伴,至多也只是被抱到街上听听喧嚣而已。直到三岁时,我想到女儿进入幼儿园之后,看她和一群小朋友追逐嘻闹、心里象喝了蜜一样——孩子终于能过上自己的日子了!可是,我乐观的显然太早,孩子们的天地原只是一个小院,一个没树没草没花的水泥小院。每次把孩子送进去,铁门随即关闭并上了大锁。于是孩子便成了池中鱼,笼中鸟。

回到家的“鸟笼”,女儿独自写字,完了呆呆坐着。她显然会耐不住寂寞,请求我陪她一起玩。那时,我也许正在伏案疾书,急于把倾注笔端又稍纵即逝的灵感凝固在稿纸上,然而女儿颤动着乞求的声音和那双含着热望的眼睛,常常使我心酸,我会立时放下笔,把女儿抱入怀,说:“爸爸陪你去玩!”却又茫然:去哪里玩呢?小城没有少年宫、游乐场、公园,属于她的世界会在哪里?最终我只能和女儿在“鸟笼”里捉捉迷藏。更多的时候,只有电视和女儿亲近,却又怕危害健康,不可让她多看。女儿多时只能静坐,痴呆呆的样子。

若有友人来访,或闲聊或打牌,一坐数小时,女儿常常被冷落,便用哭声抗议,糖果吃食不要,只是哭泣。烦人之时,急性的妻会狠打女儿。遭遇冷落本已可怜,再受皮肉之苦,可谓雪上加霜。对此,我难以沉默,便举手喝止,遂与妻产生不快,客人尴尬而去。再看呆若木鸡的女儿,妻也动了柔肠,俩人便盟约立誓:为了女儿,“改邪归正”。再立下规矩:轮流值班,亲近女儿。此后,各自尽职尽责,妻教女儿唱歌跳舞,我给她讲故事说童话。久之,女儿又复孤独,她甚至央求妈妈,让再生个妹妹或弟弟。我终于明白,女儿在呼唤和她年龄相近的小伙伴。可是,在封闭成为时尚的当今,这点平常不过的愿望又是多么遥远啊!为了少一点愧疚,我在假日带女儿去田野,看着女儿如蝴蝶般欢快的身影,我却无端地悲哀起来:她不能像农家孩子一样天生天长,也不能象城市孩子接受高度文明灵光的沐浴,她甚至看不到一片洁白的云彩,一队飞翔的大雁,一颗明亮的星光。放飞风筝的季节,她只能无奈地望着被电线切割的支离破碎的天空;莺歌燕舞的日子,她只能在梦中扑捉野外的蝴蝶,我竟然不明白女儿的童年是属于乡村还是城市?若是乡村,她该去牧放牛羊,爬山、下河、摘野果、采山花;若是城市,她该去乘地铁、看画展、游名胜、观古迹。总之,她该是海里的鱼,而非笼里的鸟。现实的她却正是笼中鸟,且是一只孤鸟。“上帝”是否有点残忍?对孩子的“囚禁”竟然从童年就已经开始。

但愿女儿,以及和她一样命运的小城里的孩子们记忆里的童年不是空白!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好心情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1/1997112907-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29/2190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