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若
我喜欢读名人轶事。有些名人轶事既幽默风趣,又余蓄隽永,充满哲理,耐人寻味。譬如:有位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在回答记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出人意外而又幽默诙谐地回答道:“是在幼儿园。”记者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科学家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是的,这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和一个人成才成事的最重要的东西。将这些幼儿园学到的基本常识归纳起来,那就是:生活要有规律,要讲卫生;做人要有爱心,要有人性,讲人情;要廉洁,手莫伸;要讲文明,有礼貌,有道德;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不可粗心大意,等等。而这些东西,就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做人的根本。
不要小看这些“做人的根本”东西,学会了它,你可以受用一生!
譬如,“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这些东西看来琐碎,未免太“小儿科”了,然而养成这种合乎卫生和养生之道的生活规律,却对一个人成才和成事颇有助益。我国不少英年早逝的中青年科学家,不就因为忽视了这些“小节”而致身体欠佳,并由此而抱憾终身么?你说它重要不重要?
又譬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似乎亦属可笑和琐碎。但其实不然!君不见多少“大人物”,就因为常伸手,拿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从高处跌坠下来么!原铁道部副部长张辛泰顶风作案,在担任工作组组长查处一桩经济大案时,自己却又私下里收受贿赂, “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是最终导致自己从副部长沦为阶下囚么?这类从高处跌坠的“大人物”,跌坠之后才承认是两种心态害了他:一是“手电筒”心态,口口声声“反腐败”,但只是打着手电筒照别人而不照自己;二是“臭豆腐”心态,腐败如同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看着别人吃自己吃不上时,还有种酸酸的妒忌之情。试想,假如他始终牢记着从幼儿园学到的做人的根本东西并予以实行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又何至于如此呢?!
此外,还有“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乃是自然科学家工作的基本原则)。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这是爱心和人性人情的表现,也是团结同志和伙伴的前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这是讲文明和有道德有礼貌的现代人之基本素质)等,均各自有着自己的深刻内涵,其意自明,勿需赘述。
最简单的,可能是最深奥的;最起码的,可能是最根本的;最平凡的,可能是最伟大的;最容易的,可能又是最困难的——生活的哲理就是如此。让我们将“从幼儿园学到”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贯彻于人生之始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