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军 刘武星 肖黔
14年前,一个由12名团干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西北二棉诞生了。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到2000余人。尽管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真情暖职工,热心为企业”的宗旨始终未变。
西北二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对全厂围难职工,孤寡老人进行了摸底走访后,将14名孤寡老人分片包干给各团总(直)支,规定每个服务小组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两次,并坚持做到“三落实”,“五必到”和服务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八字方针”即:服务人员落实,服务对象落实,服务时间落实;上门服务必到,刮风下雨必到,逢年过节必到,老人过生日必到,老人有病有难必到;热情、主动、细致,实干。
退休工人蔡长存,孤身一人,因中风造成偏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先后请过4个保姆,可她们都嫌脏怕累,一个个都走了。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劳司青年志愿者服务小组主动承担了为老人服务的工作。他们坚持为老人打扫卫生,端屎倒尿,给老人做饭,帮老人服药,陪老人聊天,义务照顾老人近5年,直到为老人办理了后事。
李淑芬这位在企业工作了30多个春秋的老人,退休后患了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儿子又在外地工作,生活一直十分困难。青年志愿者服务小组承担起包帮老人的日常家务,隔三岔五地上门看望老人,为老人做饭,换煤气,拆洗被褥,做这做那。李淑芬想买只老式竹躺椅,团干们顶着烈日,几乎跑遍了咸阳市所有街道,终于在城北一家卖杂货的小商店中给买到了。
西北二棉青年志愿者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的同时,还围绕企业生产难点不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仅1996年,他们为生产一线提供的服务就达80余项,解决生产难点35个,为企业增效10万元以上,受到全厂上下的一致赞扬。
去年第一季度,厂团委针对企业大批农协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生产品种质量不稳定的状况,先后组织开展了“农协工操作技术比武”,“农协工操作技术达标竞赛”等练兵活动,各车间的青年志愿者自动与农协工结为帮教对子,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她们练兵,提高操作本领,使农协工的整体技术,操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涌现出省纺系统操作能手5名,技术达标尖子26名,为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清花、细纱团总支针对后工序布面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团员青年100余人开展义务拣杂活动,很快便使影响布面质量的色花纱和匹扯分得到了控制,稳定了后工序产品的质量,整理团总支更是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围绕生产难点开展活动。当季节性的连续性疵点出现后,他们就组织青年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处理压布1000余匹,有效地保证了车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西北二棉青年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生产,更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