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生
伴随着改革的浪潮,迈着沉重的脚步,联合国将走过1997年,迎来既有机遇更有挑战的1998年。处在世纪之交的联合国,使命重重、困难重重,会员国在期望,新形势在催促;旧矛盾难以解决,新分歧又在产生。财政危机的加剧,更使联合国难有作为。联合国如何摆脱困境,创造新世纪的辉煌,这是联合国及其会员国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在世界舞台上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到促进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经过50多个春秋的运转磨合,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大变化,联合国正日益显露出它的不适应性,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当前,联合国仍受到诸多问题的困扰。会员国对联合国的发展方向、使命和目标缺乏共识是首要问题。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联合国究竟向何处走?其主要职责和使命是什么?是着重维和还是强调发展?是侈谈单纯的所谓“人权”问题还是着力解决贫困、人口膨胀等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面对这些棘手问题,会员国看法不一,立场迥异。
改革举步维艰、会员国各有所图是第二大问题。联合国必须改革,是广大会员国早已发出的共同呼唤。但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范围究竟有多大,重点在哪里,改革由谁来领导,具体进程如何推进?由于这些问题直接牵动会员国的切身利益,联合国迟迟达不成共识。特别是对至关重要的安理会改革,争议更大。目前的主要分歧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大国力主把改革限于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削减预算、减少浪费,试图乘机减轻他们承担的会费等义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要扩大改革范围,希望切实解决一些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以便更好地体现会员国地位平等的原则,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全面、更充分、更公正地发挥作用。
会费大量拖欠、财政危机加剧是第三个问题。按规定,联合国在财政上只能依靠会员国缴纳的会费和其它征收费。目前,会员国拖欠的会费总额已达25亿多美元,仅美国一国就占60%。联合国近年来万般无奈只能临时借用维和经费来支付日常开支,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已在联合国内造成新的矛盾和问题。几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为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提供了主要人员,有些西方国家为维和行动提供了物资,现在因迟迟得不到报偿,怨气很大,不愿再作牺牲。
过于强调维和重要、轻视忽视发展援助是第四大问题。冷战结束以来,由于一些西方会员国的压力和干预,联合国出现了明显的重维和轻发展倾向。联合国的发展援助大为不足,国际贫困人数有增无减,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此极为不满。
会员国对联合国的承诺软弱,期望多于付出是联合国第五大问题。不少会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热衷于双边外交,有的只是把联合国当作一个国际论坛。因此,联合国时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扯皮情况。即使是带有强制性的安理会决议,不执行、被违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作为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安南对联合国的现状深感忧虑和不满。他多次严肃指出,除非联合国进行全面、彻底的革新,否则不可能以生气勃勃的姿态跨入新世纪,更不可能满足广大会员国的期望。安南今年初上任以来,不畏艰难,励精图治,在3月和7月先后提出了包括29条改革措施和15条改革建议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他期望今后的联合国目标更明确、行动更一致、应对更积极。尽管“犹如走钢丝般艰难”,但改革毕竟已经起步。
展望未来,联合国任重道远。如果会员国以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为重,摒弃分歧,达成共识,联合国可以在诸多领域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