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石化局抓住机遇参与陕北油气开发,以前不久省石化局及下属企业与长庆局签发合作项目为主要标志,拉开了陕西石化行业向陕北油气进军这台大戏的序幕。
近年来陕西石化工业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组织结构不合理,不仅自身发展比较缓慢,同时也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省石化局依托陕北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富集的优势,明确提出实现两大战略转移:一是由单一的化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高效益的石油化工产品领域转移;二是关中的省属企业发展要逐步向陕北转移,参与油气开发。以规划和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契机,加快陕北油气开发步伐;以靖西天然气输气管道为纽带,带动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和天然气大电厂的建设,以与长庆局、榆林地区等合作开发油气资源和下游产品为基础,逐步形成陕西自我独立的油气开发体系。到本世纪末,把全省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比重由19%提高到35%以上,把精细化工率由15%提高到35%以上,把优质化肥比重由24%提高到60%以上。真正形成以关中为主干、陕北陕南两翼齐飞的陕西石油化工发展的新格局。
为了把“向陕北进军,参与油气开发”的口号变为现实,今年以来,通过召开西北五省区化工厅局长会议和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规划工作会议及化工部与陕西省共同签发的部省合作协议的大力推动,全省石化系统各级领导进一步增强了搞好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省石化局党组先后6次组团,分赴苏、沪、鲁、青、新、蒙及长庆局、榆林地区考察,共选择和洽谈20多个项目,并决定把结构调整战略实施的重点放在陕北,把长庆局作为最佳的合作伙伴。前不久,省石化局与长庆局已经共同签发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下游产品合作开发座谈会纪要。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一是长庆局同意和陕西省石化局下属企业一起参加靖边石油助剂厂的改制工作;二是双方确定就咸阳长庆石油助剂厂、长庆靖边甲醇厂的深加工产品共同合作开发;三是在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项目上共同开发推广;四是双方就输油管道、天然气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创造条件,合作建设;五是双方企业的相关辅助产品,在保证质量、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的前提下,相互补充,优先使用。
陕西省石化局及下属企业与长庆局、榆林地区合作开发,既有资源基础,又有合作条件。长庆局发挥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省局发挥行业管理协调优势,下属企业发挥生产、管理优势,地方政府发挥“地主”的优势,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近两年来,省石化局通过组织集团和股份制改造,募集了一些资金,为结构调整、开发项目奠定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向陕北油气进军,从思想到位、组织准备到资金筹措,机遇完全成熟。
最近,陕西省石化局党组专门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加快工作进度,落实合作项目。兴化、华山、方圆、宝嘉等集团公司,都在积极组织力量,调查分析研究,分别参与开发项目,努力把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力争在1998年打响向陕北油气进军的第一炮,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大突破,力促全省石化工业攀上新台阶。
本报通讯员张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