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情系乡邮路

2023年09月26日

张贻魁,柞水县红岩寺邮电支局的乡邮投递员,担负着红岩寺镇至瓦房口乡近五十公里崎岖山路邮区的投递任务,不管天晴下雨、风吹日晒,从不脱班掉点,按时将报刊、信函送到用户手中,受到了沿线投递点用户的好评,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邮电为人民”的颂歌。

忠于职守一丝不苟

乡邮员的差事苦,特别是红岩寺至瓦房口这段邮路,有三十二条沟,高低山丘近十座,全部是乡间小路,有近50%的路只能推着自行车走。去年十月,家家户户忙着种麦子,他父母年迈,妻子有病,麦子迟迟不能种。妻子让他请几天假种下麦子后再走,可他说:“我给你60元钱,你请几个工种一下吧。”就这样,他硬是没有拉下一天班。

投递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许多地址人名不详的疑难信件,按业务规程退回寄信地址即可,但张贻魁不这样做。一次,他所投递的包裹中有一地址为小河口村吴家旺收,投递时,按地址无此人。他找到村支书,查户口册也无此人。回来后,他又查找陕西地图册,终于在汉中地区留坝县找到一个叫“大河口”的地方。原来,吴家旺是留坝县大河口村民,1996年7月前在小河口承包修桥工程,早已回家。于是他按地址去了一封信,证实此事后,他又自己掏钱把包裹寄到了吴家旺手中。

张贻魁不仅干好自己的本职邮班,而且总是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今年四月的一天下午,天下着雨,他没有班,但他照例到分发室看一看。突然一份电报映入眼帘,“父母,速领不孝儿尸还”。二话没说,披上雨衣,骑车就走。45公里泥泞山路飞驰而过。赶到木家庄凉水沟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发报人父母收到电报后,第二天清晨便赶往西安,制止了因工作压力而引起的外出打工者的自杀事件。事后,当这一家人向他道谢时,他平静地说:“我也打过工,知道出门人受罪,想开点”,朴实的话语说得这家人热泪盈眶。

服务山区致富一方

张贻魁跑遍了他所负责邮区的沟沟岔岔,宣传和教育山区农民用信息致富,引导他们订阅报刊杂志。同时,多次和四个乡的党政领导协商,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瓦房口乡是木耳的种植地,由于气温环境适宜,这里的木耳远近闻名。1994年前,这里的木耳都是小规模的自家产自家吃,只有少量的到供销社出售,由于价格低,收益较少。张贻魁看到这种情况后,积极向广大农户宣传用木耳致富,自己掏钱订了份《致富信息报》,给大家讲怎样大规模种植,又积极与客商联系出售。9月,浙江省苍南县供销社一次性收购1500公斤木耳,当这些庄稼人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一大叠钱的时候,不由地想起了张贻魁。

正是他这种热情,使他负责邮路的报刊杂志订阅数,一年一个样,成倍增加。1995年由原来的88份增加到240份,1996年一跃成为350份,1997年再增至390余份。报刊流转额由1994年的4100元猛增至1997年的14500余元。他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丰硕的成果。

(李淑茹周龙育)?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7/12/1997122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2/23/2197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