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随宜
员伍云,一位算不上魁悟的“关中汉子”,兴化厂电力车间造气班的班长,1994年、1996年的厂级劳模,1996年度被省石化局评为跨世纪立功标兵个人。今年“五一”节前,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要想全面地介绍员伍云以及他的电力造气班,绝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纳,让我们撷取几个断面,看看他和他的员工们那崇高的精神,过硬的作风和闪光的业绩。
“当班长,就是要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1993年10月26日,是兴化历史上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这天傍晚7点30分,随着一声巨响,造气现场燃起了熊熊火焰,无情的大火肆虐呼啸,很快蔓延到整个造气生产现场,兴化人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刚吃完晚饭的员伍云正准备坐下看电视,就听到了厂区传来的这一声闷响。“厂里出事了!”他脑子里立即闪出这一念头。他没有犹豫,立即抓起衣服,跑步下楼,蹬上自行车就往厂里赶去。望着越来越近的厂区,望着那吞噬着人心的火焰,员伍云恨不能一下子飞到厂里,一口气把那场大火扑灭。
这天闻讯自动赶来参加灭火战斗的职工很多,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员伍云和他们班里随后赶来的王超、刘玉辉等人并没有随着大火的熄灭而松一口气,他们背上工具袋立即进入了现场。当时现场一片狼籍,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有些电气柜还没有断电,对清理现场和抢修很不利,便立即联系变电所做了停电处理,随后开始了恢复照明工作。他们架起了临时线,安装探照灯,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员伍云带领他们班组的全体人员投入到清理现场的繁重任务之中。当时现场损坏情况非常严重,仅损坏的电机就有3台440KW电机、3台315 KW电机、1台290KW电机、2台37KW电机、1台15KW电机,还有上百米电缆线被烧坏需要重新敷设。厂部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周内完成抢修和损坏设备的更新安装任务,保证一周后恢复双套生产。员伍云和电力造气班的全体员工们玩命地干开了。在这一周里,他们没有按时吃过饭,没有按时下过班,每天晚上都要干到夜里十一、二点,第二天早上又按时上班投入检修。班组里的女同志在这一周里,连自己孩子的面都见不上,终于按时完成了电机抢修及全部接头和绝缘部位的检查和处理等任务。10月30日是个星期天,他们全组人员照常出勤,每人安装一个操作箱,中午也顾不上休息,一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全部干完,连防锈漆、油漆都刷好了。在这一周里,员伍云和他们的组员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到了周一早上,现场面貌焕然一新,恢复双套生产一次开车成功。
“严谨、细致、事事带头是我搞好班组工作的法宝”
电力造气班一直是该厂班组建设工作的一面旗帜,有着辉煌的历史,曾连续16年被厂党委、厂部树立为先进班组。近几年更是成绩斐然,声名远扬。省石化局副局长梁平到他们班组参观后,高兴地说:“你们班组的管理能达到这个水平,说明你们企业的管理工作下了大功夫,有很高的水平。”
员伍云他这个班长当得很有特点,每天早上他都是提前半小时进厂,先到生产现场巡检一圈,现场有什么问题他心里清清楚楚,随后坐在班组便开始筹划当天的工作。鱼贯而人的每个组员谁先到谁后到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有一个日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班组每一天的工作和每一名组员的工作情况。他们班组有一块黑板,他每天都在这块黑板上对每一个人的当天工作做出综合量化考核,非常清楚,既增加了班组工作的透明度,又起到了互相激励,你促我赶的良好作用。
员伍云在班组管理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了许多有新意的管理方法:如班组管理实行“一条龙”管理方法。即一天一讲(讲安全、讲任务、讲厂内生产等大事);一周一评(评质量、评服务态度、评安全、评劳动纪律、清洁文明、文明用语、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一月一总(总结当月任务、综合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员伍云使他的班组的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目标化、科学化。员伍云是一个肯动脑子的人,他管理工作年年有新招,步步创新意,不断地在细化上下功夫,在求实上做文章。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管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例如他根据自己班组工作的特点,在班组建设十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设备检修周期表,特护设备运行表、工作程序表、班组工作方针和目标管理表等等。通过这些规范化的表格,既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周期、检修时间,又可以了解到班组每个人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全班组从员伍云自己到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各项工作都有具体的考核细则,创出了班组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
班组里和谐融洽的气氛和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员伍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员伍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关心职工胜过关心自己,班组内哪一个人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热情无私地给予帮助。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家在农村的职工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正面询问这位职工又不肯讲,便从侧面进行了解,得知这位职工的爱人有病正在住院,孩子正在上学,眼看快到收麦的时候了,想请几天假,但又看到班组的工作忙而不好意思开口。员伍云了解这些情况后,便利用双休日带着全组同志去这位职工家帮忙。女同志有的照顾病人,有的料理家务,男同志帮着收麦子。到星期日下午他们准备离开时,这位职工望着打完的麦子和病情好转的妻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多感激了。从此以后,这位同志工作劲头更大了。
当我们采访原电力造气班青年职工现电力车间电机班班长王超时,他向我们说到:员师对我们青工要求很严,无论是作风上、技术上都非常严格,谁想打个马虎眼,绝对瞒不过他。他平时对我们很和蔼、很关心,有一次我在碳铵现场干活,因不小心梯子滑脱碰伤了手,当时简单用手帕包了一下就坚持把活干完。可晚上下班刚到家一会儿,员师就来我家看我,我很感动。确实的,我在电力造气班干了三年,无论是在做人上还是在技术上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外厂调入这个班组仅一年多的冯互让向我们谈到:到造气班时间还不长,员师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事事都走在前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比如说去年7月份,我们给二氧化碳分厂320KW电机拉电缆时,员师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就感动了我。当时电缆沟里面满是黑糊糊的油污,散发着一阵阵臭味,让人望而生畏,而且电缆沟非常狭窄,宽不到1米,高60厘米,长约百余米,但三个90度拐弯却大大增加了敷设难度。员师说了一句:“党员跟我下!”便第一个钻进了电缆沟内。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随着他钻了进去。当时正是气温高达39度的盛夏中午,人坐在风扇下都流汗,可在这条封闭的电缆沟里我们靠着手电筒的亮光,走在油污水中,在角铁支架中爬行敷设电缆,难度可想而知,可员师带领我们硬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现在的电力造气班,每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十分融洽,全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比学习、比技术、比贡献,干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很高。他们通过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逐渐走向成功。作为全车间乃至全厂的旗帜和榜样,员伍云和他的电力造气班没有自满、没有骄傲,员伍云说:我和我的伙伴们会把标尺定得更高,独创一流的班组,为我厂的发展和兴旺,为争当全国化工战线的排头兵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