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鲁风
有一个多月没见平凹了。你很难逮住他,不是有病住院治疗,就是接待外地来客,他总是忙得不沾家。好不容易打电话联系好,他今晚在家,我和妻燕妮立即动身登门拜访。
“打的”很快,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平凹在西北大学的住所。
摁响门铃,开门的是平凹。一见我们,连说:“快进!快进!”他端着碗,狼吞虎咽,嘴里忙中偷闲:“我也是刚进门,刚吃。”我说:“看把你忙的,这时候才吃饭?”平凹说:“我把碗收拾一下,还有个事要给你说呢。”说着走进卧室,出来时,他递给我一沓资料。我接过一看,第一页是新闻稿:“据11月3日法国巴黎消息: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一部长篇小说(《废都》)荣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这是贾平凹继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之后,又一次获得重要的国际文学奖。‘法国女评委文学奖’与‘龚古尔文学奖’、‘梅迪西文学奖’为法国三大文学奖。该奖始创于1904年,分设法国文学奖和外国文学奖,每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的第一天颁奖。本届评委会由12位法国著名女作家、女评论家组成。贾平凹是今年获得该奖项‘国文学奖’的唯一作家,同时也是亚洲作家第一次获取该奖。”
我说:“这可是个大好事!”接着又递给燕妮看。
第二页是法国文化和联络部长卡特琳·特罗曼的贺电:“谨对您的小说《废都》荣获女评委外国文学大奖表示最热烈祝贺,你这部杰出的作品一定能够打动众多的读者。”
此后,是法国驻华大使皮埃尔·莫雷洛的贺信:“贾平凹先生:欣喜地获悉您发表在斯托柯出版社的长篇小说(《废都》)荣获女评委外国文学大奖。女评委文学奖创立于1904年,是法最有权威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在此,我谨以个人名义,对您获得的殊荣表示祝贺。其实,在评委尚未表决之前,评论界已广泛注意到您的作品,相信它无论在法国或在世界其它国家都能获得重视。我希望您的小说能由于您在法国取得的成就,得到更多中国读者的喜爱。我非常希望能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接见您,以便使您光辉的成就得以延续,并通过此开创法中文学交流的新局面。谨请贾先生接受我崇高敬礼!”
燕妮,还有在座的乡党张三弟,争相传阅,大家都为平凹高兴。我问平凹:“法文版《废都》是谁翻译的?”平凹说:“是个法国人,女的,叫安博兰。”我说:“尽管获了奖,可是这括号里的书名(指《废都》)有的能发,有的不一定能发。”平凹反驳说:“批评人的时候指名道姓,表扬人的时候为啥不指名道姓呢?”我一时语塞。又拿出8月初去医院看望平凹时拍的照片。平凹说:“咋把人拍得虚胖?”说后一想,“那一阵子脸肿胀着哩。”张三弟也说:“刚住院时肿胀得还厉害。”电话响了,平凹进卧室接电话,我们又看平凹收藏的石头。
张三弟介绍说:“你看,这是平凹的脸、鼻子、眼窝、嘴,抽象的。这
‘平’,这‘凹’,就象他手画的一样。”
我和燕妮附身仔细端详,果然唯妙唯肖,我们惊叹不已:“真像!真像!”
平凹刚走进小客厅,传呼又响了。平凹一看,赶紧又进卧室打电话。听得出,又是祝贺恭禧的。他放下电话,高兴地走到小客厅对我们说:“陈彦打来传呼,你们看这显示的啥?”我们三人凑上前一看,是:“著名作家陈彦电话XXXXXXX,请业余作者贾平凹回话。”平凹说:“肯定是孙见喜捣的鬼。”大家高兴。平凹高兴。一碗中药汤,他一口气喝完了。平凹说:“我今天吃多了,肚胀得很。”我说:“看你也是见好不饶,见瞎的不招。”平凹说:“我看三弟没吃完,怪可惜的,就把他的也吃了。”燕妮说:“贾老师,那该出去走一走。”平凹也说:“正好到陈彦家去,几个朋友都在那里等着呢。”我们一起出门。今夜星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