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初揭西域且末国之谜

2023年10月07日

文/王兆麟

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的且末县,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所在地。但是历史文献对此仅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公元645年,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经过已经衰亡的且末境内时,虽见到“城廓岿然”,却已“人烟断绝”。直到最近,考古工作者通过两年的勘探发掘,开始揭开了这个早已灭绝的且末古国的神秘面纱。

为了配合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第三区块进行石油地质勘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和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文物保管所联合成立考古队,于94年对该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勘察,在县城以北约4公里,车尔臣河西岸,发现了一处古代墓地,于95年10至12月、96年7至9月,分别进行两次发掘,取得了大批有关古代且末国的宝贵实物资料。

独特的葬式葬俗

这处墓地原先面积较大,因遭破坏,现今残存部分有三千多平方米,经过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发现较完整的人骨近百具,出土随葬品300多件。根据对墓葬形制的分析和对出土器物研究及年代测定,这一葬地的延续时间较长,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战国至魏晋,距今约2000多年至1400多年左右。

发掘出来的这批墓葬虽不算很多,但墓室形制多样,葬式各异,鲜明地反映了当地民俗和民族特色。它们全是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除习见的方形、长方形,还有椭圆形、偏洞形、刀把形(在墓室的一角伸出一条斜坡墓道)、盆盖形(婴孩墓),还有一墓是大墓中套小墓。多数墓的入口处用苇草、席子和木棍搭成棚架,有些墓则在遗体入葬完毕,放火把棚架烧掉。

死者葬具不用棺材,而是用柳席、或用有四条腿的木质尸床,也有用垫尸布或裹尸布的。至于葬式,一个墓室放一具尸体的很少,基本上是多人合葬,少则二三人,多达十五人。三五人的,或并排埋放,或相向交叉摆放;人再多的,把尸体分成几层,有的上下叠压,没有间隔,有的用沙土层隔开。

死者葬姿除少量仰身直肢和俯身葬外,更多的是仰身屈肢,膝部拱起,为了把膝部向上抬,考古人员发现有的用木棍支撑膝部,有的把膝盖弯靠在墓壁上。这种葬俗,令人称奇。

遗体及衣物有重要发现

由于墓地处于南疆的沙漠边缘,气候炎热干燥,大部分尸体毛发犹存,有的头皮尚在,身上衣物保存较好。考古人员发现,男尸头上戴毡帽,身穿皮衣,脚蹬皮靴,这些皮制衣履做工精细,缝制平整,针线之细密有如机器轧制。有的人身旁有皮制箭囊,囊中若干铁镞木箭犹存。有的人腰部挎着长约20厘米的青铜刀,刀旁还发现长10—15厘米的磨刀石,石上有孔,用绳子穿上系到腰间。联系到墓中发现木盘中盛着全羊的尸骨,看来居民从事畜牧,以肉食为主,故随身携带刀和砺石,便于宰杀牲口或切割取食。

考古工作者认为,对一些女尸的清理收获更大,简直可跟前些年发现的“楼兰美女”比美。她们有些头戴毛线织成的红色帽子,身穿色泽艳丽的红、绿色或彩条毛呢上衣,下身穿裙裤,脚上穿彩条袜子。对尚存的已风干的头部肌肉及头骨形态初步分析研究,她们为中青年妇女,高鼻深目,脸型秀美。她们修饰打扮更是讲究,头上梳着多条长长的黑色发辫,有的长达50多厘米,仔细一看,原来有的妇女下面的辫子是用假发编成,用绳子跟真辫扎接。她们注重化妆和美容,考古人员发现有些纤长的指甲上染有红色颜料,有的人头旁放着木头刻制的粉盒、牛角刻制的化妆勺、盒,勺上刻有精致的花纹。盒、勺里面还留存着黄色的粉末,这是什么样的美容护肤用品,还有待化验分析”

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且末国在张骞通西域后与中原开始交往,为西汉西域都护统辖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时被鄯善兼并。这里土地、水草肥美,农牧业兴盛,丝绸之路客商到此,都要停留补充给养。北朝大将吕光西征到此,并在这里修建佛寺,殿上菩萨皆为汉人形象和服饰。到隋时纳入中国版图,置且末郡,唐时设播仙镇。

从墓内出土的随葬品看,古且末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像木盒、纺轮上刻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木案用榫头组装,显示了较高的木工技艺。陶器以圆底器居多,单把带流嘴的陶罐,器型独特,是且末地区首次发现。纺织品数量不少,以毛织品为主,品类较多,制作精良,已如前述。丝织品出土虽少,却引人注目,有些织锦上分别织有“延年益寿”汉字,显系中原产品,95年还发现汉代连弧纹铜镜残片。

把寻觅古城遗址提上日程

上述丰富的考古发现,传递了这样的重要信息,且末古国在二千年前即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要地,只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甚少而鲜为人知。专家认为,今后一方面需要对这批珍贵的实物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深入研究;一方面要在更大范围进行考察、发掘,寻觅且末国都城遗址的问题应该提上日程。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魏书·西域传》:“且末国都且末城,在鄯善西。”但至唐代以后都城废弃,逐渐被掩埋在沙漠中。

专家认为,该城位于丝路要冲,历史地位重要,千余年来又未被发现,这个古国的衰亡和古城的废弃遂成为难解之谜。因此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引起各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斯坦因、斯文赫定等人都纷纷打着探险的旗号,前来寻觅且末古城,但始终没有找到。94年冬,北京电视台国际部聘请专家,组织专家班子前来寻找,并拟拍摄电视片,结果一无所获。

据考古队调查,该城遗址位于今县城北约95公里的沙漠之中,地名叫托乎鲁克,面积约2.5平方公里。据塔提让乡群众介绍,解放初该乡有六七名农牧民曾去过那里,见到城墙和房屋大多埋在沙中,但可见露出的少数屋顶,并采集到一些瓦罐和毛布等。

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和国家测绘局的有关人员曾到过该地,还采集到一些文物,送交新疆博物馆。

考古队认为,寻觅汉代且末古城的时机已经成熟,如果找到,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这将是我们自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发现的第一座古城遗址,必将产生巨大的政治、社会影响。他们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经费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帮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一重大探险发掘任务,使这个湮没千年的古国之谜大白于天下。

上篇:好人谢秀梅
下篇:神奇的长安大力士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02/2460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