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军
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的儿子,年届38岁,早年曾担任过《人民日报》记者,后来赴美留学主修新闻课程,目前他在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而且还是位相当不错的作家。最近,美国知名刊物《新闻周刊》载出他对有关留学美国的一些看法。此文颇有见地。以下是他文章的节录。
1978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批准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这也是自从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首次公派留学。这一与美国建立教育联系的决定在当时也是小平同志极为大胆的创举。
最早由我国政府派往美国的大多都是一些杰出的学者,他们包括工程师、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后来,随着中国进一步打开国门,普通学生也能自己申请前往美国学习商学、医学、甚至是政治学。我在1989年也得到了留学的机会,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新闻学。
自从小平同志批准留学以来,已有大约25万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一些归国的留学人员有的已经担任了部长一级的职位,另外一些也在学术、商业和金融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不能肯定他们将来能达到什么水准,但是他们的影响的确很大。这些归国的留学人员没人认为美国将是中国发展的绝对榜样,他们十分确定中国将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点不容置疑。而呆在美国只是使他们可以从一些新的角度审视中国问题。
在美国生活可以带来一些启发,我们这一代成长期间曾将美国作为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对手,所以来到美国以后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经济方面,过去我们呆在国内,学生和知识分子不用担心吃饭和住房问题,这些全由政府包了。但是来到美国以后,多数留学生都会感到经济方面的压力,他们有的人来到美国的时候兜里就只揣了100美元。所以中国留学生要在校园打工或是到中国餐馆工作,挣的工资非常低廉。我在美国期间也时常担心自己能否付清帐单,这种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学会了自立的重要性,而且感到中国必须经济强大才能受人尊敬。
普通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是个奇异的国家,人们无法理解他们男女之间那种过于随意的关系,但是生活在这里就对此不难理解。另外有些事情,我始终无法理解,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人吸毒上瘾。以前我总以为在美国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舒适的生活,但是当我看到了底特律和纽约布朗克斯区一些地方生活的人们,我就感到他们的确毫无希望,没有任何未来,尤其是那些美国黑人。
在美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都面临着一定的选择,是立即返回祖国还是继续留在国外,一方面他们想着学成以后要为国家效力,同时美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确不错,这也是个诱惑,所以大约2/3的留学生都选择了继续留下。政府对于留学生的返回比例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强迫留学生立即返回。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在纽约还是在北京为中国服务没有太大的差别。另外我们经济上去以后,国家可以为留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且有丰厚的薪水和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留学生一定能够返回祖国利用自己的本领共创国家繁荣。
同时这些留学人员回国以后,也能为我们带回一个真实的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真实的国家和真实的人民,这像小平同志最初派遣他们出国一样,我们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