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激烈,僧多粥少,是近年来建筑行业面临的现实。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却始终保持了连年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八五”期间,连续三年进入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建筑企业排行序列。去年,该公司已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陕西机械施工公司今日的辉煌来之不易。早在80年代初,公司决策集团就提出了“立足陕西,开拓大西北,巩固华东,发展东南沿海,进军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决策。为此,公司不断加大省外施工领域的开拓,现在已有2/3的施工力量布局在省外。从1989年起,省外施工创造的产值已超过了省内施工创造的产值,直至上升到70%以上的产值和利润来自于省外施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目前有三个分公司已稳稳扎根于南京,在江浙—带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在女强人、全国劳模周殿雄带领下的南京分公司,以质量高、速度快、善打硬仗称雄于江、浙、皖地区。在华东地域,陕西机械施工公司也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珠海机场和厦门太古机场两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又成功地打开了公司进入东南沿海施工阵地的大门,“干好一个工程,带来一方信誉”,之后厦航工程、厦门太古机场二期工程相继承接到手。
在大西北,1996年陕机司以总包身份完成了号称“新疆第一跨”的乌鲁木齐机场网架,甲方专门为此召开了庆功会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公司还不断和一些有国外工程承包权的大企业接触,并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投标。目前该司正在承建巴市亚新儿内亚的47公里国家高速公路施工,对进军国际市场充满信心。在坚持开拓省外市场的同时,站稳大本营的陕西市场也是公司决策之重。经过咸阳机场、科工贸大厦等几个高难度工程的承建,陕机司在陕西建筑市场的知名度也日渐提高。
为了在省内外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省机械施工公司近年来狠抓先进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结构吊装由仅限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延伸到钢结构的制作安装,特别是在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上更是长足发展。珠海机场、厦门机场、乌鲁木齐机场等钢结构网架工程,均被评为优质工程;地基处理施工由原来的打混凝土预制桩、强夯施工,相继成功地开发了静力压桩、水冲桩、粉煤座桩、钢管桩、H型钢桩等10余种类型的桩基工艺;土方施工,成功地开发了水压爆破和控制爆破技术,为在建筑物密集地段施工提供了经验。同时推广运用了人工沙土垫层地基处理方法,为荷载力较大的城市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公司在竞争中求发展,企业效益持续增长。1990年以来,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税、人均收入等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总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大关,利润达200万元。
本报通讯员王景远